![]()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chǎn)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jié)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fēng) 糖尿病 痛風(fēng)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fēng) 淋病 腫瘤 |
常見癥狀
1、惡心,嘔吐:發(fā)病較急,開始多腹部不適,繼之惡心嘔吐。
2、腹痛,腹瀉:腹部陣發(fā)性絞痛并有腹瀉,每日數(shù)次至數(shù)十次,水樣便,黃色或黃綠色,含少量粘液。
3、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惡寒、頭痛等。
4、少數(shù)病例可因頻繁吐瀉,導(dǎo)致脫水及電解質(zhì)紊亂、酸中毒、休克。
常用中成藥
本病屬中醫(yī)學(xué)嘔吐、泄瀉、霍亂范疇,可分為以下4型辨證施治。
1、寒濕型 多見于暑天過食生冷而發(fā)病,癥見惡心嘔吐,腹痛腸鳴,腹瀉便下清稀,不甚臭穢,胸膈痞悶,或兼惡寒、散寒燥濕,芳香化濁。可服用:霍香正氣丸、六合定中丸等。
2、暑濕型 癥見吐瀉頻作,脘悶惡心,腹痛即瀉,肛門灼熱,吐瀉我皆酸腐臭穢,大伯黃褐,小便短赤,心煩口渴,可伴有發(fā)熱,舌苔黃嫩,脈滑數(shù)。澤寓:清暑化濕,調(diào)理腸胃。可服用暑濕正氣丸、周氏回生丹等。
3、積滯型 多因暴飲暴食所致,癥見嘔吐酸腐,噯氣飽脹,腹痛泄瀉,糞便異臭,瀉后痛減,腹?jié)M厭食,舌苔厚膩,脈弦滑。治宜:消食導(dǎo)滯和中。可服:保和丸治療。
4、虛寒型 多見于脾胃素弱者,癥見吐瀉頻頻,腹痛喜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口不渴,舌淡、苔兵,脈沉遲或往細。治宜:溫中散寒,補益脾胃。可服:附子理中丸、參苓兵術(shù)散等。
常用西藥
1、惡心嘔吐時可服用胃復(fù)安(滅吐靈)10毫克,或維生素B610毫克。
2、腹痛時可口服莨片0.2~0.4毫克,或阿托品0.3毫克。
3、腹瀉可用黃連素0.2克,或磷酶素鈣膠囊0.8克,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