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脂肪對人體是必需的
美國營養師學會指出:“在營養中,沒有什么好的食物好的營養素以及壞的食物壞的營養素,只有好的膳食和壞的膳食。”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并稱自然界的三大營養素,除了熱量之外,它們是最重要的營養素。脂肪的熱量最高,每克是9千卡,要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4千卡的熱量高出一倍多;而且它的耐饑性能最強,脂肪的飽腹感要比其他兩種營養素高一倍多;食物的口味也主要依靠脂肪,膳食中若沒有脂肪或脂肪太少,這一食物便不好吃。脂肪可幫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胡蘿卜素的吸收。脂肪組織比較柔軟,能保護器官免受損傷。在消瘦的人中,體內脂肪很少,很容易發生胃下垂和腎下垂。脂肪不易傳熱,故能防止散熱,在冬天有抵御寒冷的作用。脂肪中的脂肪酸與細胞膜的組成以及人體八大系統有密切關系。
脂肪缺乏,表現為上皮細胞功能異常、濕疹樣皮炎、皮膚角化不全、創傷愈合不良、對疾病抵抗力下降、心肌收縮力降低。有些脂肪酸是不能在體內合成的,只能靠食物供給,這些脂肪酸我們叫必需脂肪酸。我們知道,在脂肪鏈中若沒有共軛雙鍵的稱飽和脂肪酸,有一個共軛雙鍵的稱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兩個以上共軛雙鍵的稱多不飽和脂肪酸。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都認為,在膳食中較為理想的脂肪酸比例應該是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各占脂肪酸總量的三分之一。另外,從脂肪酸鏈的首端數起,在第三和第四個位置上有共軛雙鍵的稱ω-3脂肪酸,在第六和第七位置上共有軛雙鍵的稱ω-6脂肪酸。通常所說的DHA和EPA以及深海魚油,就是指ω-3和ω-6脂肪酸。這兩種脂肪酸對人體的生理作用非常重要,我們稱之為必需脂肪酸。
專家對脂肪的具體建議
1.膳食中有一定量的脂肪對于人類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滿足熱量的需要之外,還必須滿足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需要。在老年或成年人的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至少應占總熱量的15%(育齡婦女應占20%);2歲以下兒童則應占30%~40%。
2.如果熱量處于平衡狀態的、經常活動的成年人,例如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若攝入的必需脂肪酸和其他營養素是足夠的,則攝取脂肪可占總熱量的35%,而飽和脂肪酸的水平不宜超過他們所消耗熱量的10%。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兩類人群所需的熱量很大,若熱量完全依靠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供給,則攝取食物的量太多,會使胃撐大,不利于健康。而脂肪由于它的熱量密度最高,又有較強的飽腹感,因而適量增加一些脂肪,可減少食物的攝取量,對他們的健康有好處。
3.在成年人中,亞油酸供給的熱量應在4%~10%:亞油酸(ω~6脂肪酸)和α-亞麻酸(ω-3脂肪酸)的比例應在5:1與10:1之間。應鼓勵在膳食中超過上述比例的人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豆類、魚和海產品)。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每天不宜超過600毫克。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根據這兩個權威組織的專家意見,老年人的體重并不是越瘦越好。體重應該是超過標準體重10%為最理想,太瘦太胖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