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摘要 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阿片μ受體激動劑。它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消除快且不依賴肝腎功能,麻醉后蘇醒迅速,因而特別適用于門診和神經外科,可能還有心臟和肝功能不全等病人手術的麻醉,但術后鎮痛作用短暫。
關鍵詞 瑞芬太尼;臨床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種新型的μ受體激動劑,主要經血液和組織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代謝,作用時間短,消除快,消除半衰期3-10min,清除率約為40ml·kg-1·min-1[1],其效價強比阿芬太尼(alfentanil,A)大5-10倍[2]。REM獨特的藥理學特點,應用于臨床麻醉顯示出突出的優點,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阿片類鎮痛藥。
1 REM門診手術中的應用
隨著門診手術范圍的拓展,業務量的增大,麻醉醫師必須探索安全、高效、蘇醒迅速、后遺癥少的麻醉方法和藥物。REM具有作用時間短、術后蘇醒迅速等優點,特別短適用于門診手術。
1.1 REM與異丙酚的復合應用
異丙酚(propofol,P)是速效、短效的靜脈全麻藥,用于門診手術麻醉時蘇醒迅速。Beverly等以雙盲法進行了P復合阿片類鎮痛藥REM與A的對比研究。223例內窺鏡檢查術病人,氣管內插管全麻,合部靜注P2mg·kg-1后,以150μg·kg-1·min-1的速率輸注。然后REM組靜注REM1μg·kg-1·后以0.5μg·kg-1·min-1的速率輸注;A組靜注A20μg·kg-1后以2μg·kg-1·min-1的速率輸注。結果表明,REM比A能更好地保持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但是REM組術后需要追加鎮痛藥的病人比A組明顯增多(87%vs65%,P<0.01)。提示REM復合異丙酚靜脈全麻要及早進行術后鎮痛。REM組的術后惡心發生率為44%,A組為53%(P<0.01);嘔吐發生率在REM組為21%,A組為29%(P<0.01)。
1.2 REM與咪唑安定(midazolam,M) 的復合應用
Jhaveri等[4]報告REM引起意識消失的ED50為12μg·kg-1,EC50為53.8μg·L-1。在該劑量下,呼吸抑制、胸壁肌肉僵硬等副反應發生率明顯增多。在門診術非氣管插管麻醉下,Martin等[5]認為低劑量的REM復合M2mg能達到滿意的鎮痛、鎮靜。在對REM和REM復合M的對比研究中,保持術中滿意的REM平均注射速率在REM組和REM+M組分別是(0.12±0.05)μg·kg-1·min-1和(0.07±0.03)μg·kg-1·min-1;REM組警覺/鎮靜(OAA/S)評分明顯高于REM+M組(P<0.01),而REM+M組血壓和呼吸頻率比REM低(P<0.01)。另據報告,在呼吸抑制方面,REM復合M比芬太尼復合M明顯減少輕[6]。
1.3 REM復合吸入N2O-O2用于小兒門診手術麻醉
REM藥代動力學特點在2-12歲兒童與成人相同[7]。Dershwiz等[8]研究表明在成人REM消除手術反應的ED50為0.52μg·kg-1·min-1(95%可信區間為0.16-0.88μg·kg-1·min-1)。Peter等[9]在靜注REM1μg·kg-1后,以μg·kg-1·min-速率連續輸注,復合吸入N2O-O2用于不兒斜視矯正術的麻醉,同時與A復合吸入N2O-O2進行對比,發現A組呼吸抑制嚴重,有4例在PetCO2已超過10kPa,肌力恢復正常后仍無自主呼吸,而REM組無類似情況;A組手術后低氧血癥發生率明顯高于REM組(P<0.01)。在到達麻醉后監護病房(PACU)后的5、10、15和60min時,REM組疼痛不適評分比A組高,REM組25%的病人最追加鎮痛藥,而A組只有5%。
2 REM在神經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
神經外科的手術刺激經常發生變化,麻醉深度也應不斷調整,同時也要求手術結束后病人能從麻醉狀態迅速蘇醒,以便外科醫師及早進行術后評分。REM作用時間短、代謝快,病人術后蘇醒迅速。但是停止用藥后,REM的鎮前作用迅速消失。由于疼痛刺激,病人血壓上升。Guy[10]發現REM復合吸入N2O-O2的麻醉蘇醒期,許多病人不得不應用降壓藥。
REM可對顱內壓(ICP)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顱內順應性正常的狗的實驗中,在異氟醚-N2O-O2麻醉下,REM可引起ICP下降,同時也降低腦電活動和腦血流[1]。Warner等[12]發現在顱內占位性病變的病人在異氟醚-N2O-O2麻醉下,復合REM1.0μg·kg-1與A10、20μg·kg-1對比,MAP和顱內灌注壓(CCP)明顯下降(P<0.01),但是ICP無變化。
3 REM用于術后鎮痛
在REM復合P的靜脈全麻中,術后蘇醒迅速,REM作用消失快,術后疼痛發生早。目前多采用降低REM注射速率或術后即刻注射長效阿片類藥物進行術后鎮痛。Bowdle等[13]研究REM用于術后鎮痛的有效劑量是0.05-0.15μg·kg-1·min-1。但是呼吸抑制或呼吸暫停發生率高達29%。此時血藥濃度劇增,很容易達到峰效應,造成嚴重的呼吸抑制。Yarmush等[14]認為術后氣管拔管后應即刻應用REM0.05-0.23μg·kg-1·min-1,鎮痛不足時,以0.025μg·kg-1·min-1的劑量遞增;嗎啡(Morphin,M)組術中M0.15mg·kg-1靜注。REM組與M組相比,術后蘇醒時間相同,呼吸抑制發生率高(14%vs16%)。因此,REM靜脈輸注用于術后鎮痛時要進行嚴密的呼吸監測。關于椎管內注射REM的研究,Buerkle等[15]報告大鼠鞘骨注射REM、M、A的ED50分別是0.7、12.0、16.3μg·kg-1;作用時間M>A>REM.至于鞘內或硬膜外注射REM用于術后鎮痛的研究還未見報告。
4 體外循環下肺對REM的攝取
體外循環五肺對阿片類藥物有大量攝取,待循環開放、肺能氣/血流比例得到恢復后,肺又將阿片類藥物釋放到循環中去形成第二次峰值。肺對阿片類藥物的攝取其pKa的增大而增多。芬太尼、哌替啶、蘇芬太尼、M、A的pKa分別是8.4、8.5、8.5、7.9、6.5[16],而REM的pKa是7.07[17]。Duthie等[16]報告在體外循環前、后應用REM1.0-2.0μg·kg-1·min-1幾乎引起肺對REM的攝取,肺不是REM快速水解代謝的器官。但是REM消除率隨心輸出量和輸送氧量的增加而增加。
5 REM用于肝功能不全病人手術的麻醉
REM主要通過血液或組織酯酶快速水解代謝,其代謝產物GI90291的活性只有REM的1/4600[19],REM的消除不受肝、腎功能的影響。一般來說,REM用于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麻醉應是安全的。Dershwitz等[20]研究發現的慢性、重癥肝病患者與健康志愿者,REM的藥代動力學沒有差異,但是肝功能不全病人對REM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更加敏感。REM陳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外,還可引起術中低血壓、心動過緩、胸壁肌肉僵硬等,究竟會給肝功能不全病人帶來什么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