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摘要】 目的 探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 對肝硬化患者從身體上、心理上以及社會支持上給予關注和指導,采取預防感染和并發癥的護理措施。結果 無一例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結論 肝硬化患者病情易反復,勞累、飲食不當、感染是誘發并發癥的重要因素,加強臨床護理,積極預防和治療并發癥,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關鍵詞】 肝硬化;護理
肝硬化是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形成為主的慢性肝病,臨床以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為主要表現,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幾年來,我科共收治51例肝硬化患者,對其進行護理干預。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齡33~68歲,平均50.5歲,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46例,其他5例,病程10~33年。
2 護理
2.1 休息與飲食的護理 (1)休息:肝硬化代償期患者一般可參加輕體力活動,但應注意勞逸結合。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肝臟負擔,利于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2)飲食:做好患者的飲食指導與監控,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囑患者進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飲酒,勿暴飲暴食,合并有腹水的患者一定要限制鈉、水的攝入,進水量控制在1000ml/d左右,有肝性腦病先兆患者應禁食高蛋白飲食,以減少腸道中氨的產生。同時還應囑患者不能進食粗食,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而誘發消化道大出血。對于合并有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應禁食、禁水,待出血停止后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2.2 加強基礎護理 肝硬化患者病情常反復發作,加之肝功能破壞,自身清除毒素的能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故保持患者個人的清潔衛生尤為重要。患者衣服宜柔軟寬大,病床平整干燥無渣屑,必要時進行口腔護理和防褥瘡護理。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大便通暢,盡量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2.3 加強心理護理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長,易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經常性的住院、檢查、用藥,昂貴的醫療費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家庭角色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變化,會對患者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家庭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患者會出現悲觀失望、焦慮抑郁、性情暴躁,不配合治療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配合家屬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共同關心照顧患者,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4 加強病情的觀察 嚴密觀察患者精神、神志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有無性格及行為的異常表現,患者雙手是否有撲翼樣震顫,呼吸是否帶有爛蘋果味,及早發現肝性腦病的先兆,預防肝性腦病的發生。同時,詳細記錄患者24h出入量,注意觀察患者嘔吐物,大小便顏色、性質及量,合并腹水的患者放腹水時,一定要測量患者的體重腹圍,術中及術后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記錄抽出腹水的量、性質和顏色,并隨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出液。
2.5 加強用藥的護理 向患者詳細介紹用藥的名稱、劑量、給藥方法和時間,并觀察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對于應用氨基酸類藥物的患者,應注意監測患者血及尿中的尿素氮指標,使藥物達到理想的治療結果。
2.6 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 對肝硬化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告誡患者認識并糾正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酒、吸煙、過度勞累等,合理安排飲食,科學地安排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社會及情緒調控等方面,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3 結論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程長,醫療費用高,大多數患者對戰勝疾病缺乏信心。通過我們的身心一體化護理,一方面護理人員贏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使護患關系得到了升華;另一方面,患者也及時了解了自身疾病,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質量,使患者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