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對排痰病人的觀察
應注意痰的性質、顏色、量、氣味等。痰的性質可分為粘液性、漿液性、膿性、粘液膿性、漿液血性、血性。大葉性肺炎可見鐵銹色痰,急性肺水腫可見泡沫血痰,支氣管擴張、肺癌可見血痰。急性呼吸道炎癥痰量較少,支氣管擴張、空洞性肺結核、肺膿腫的痰量較多。支氣管擴張與肺膿腫病人痰多時可出現分層現象,上層為泡沫、中層為漿液性或漿膿性、下層為壞死性物質。肺膿腫與肺癌的痰液有惡臭味。
對排痰病人的護理
1、加強心理護理和營養的補充
長期咳嗽、咳痰病人易產生怕別人嫌棄心理。護士應做好解釋工作,使病人了解排痰是疾病病理變化過程,同時給病人創造良好排痰環境,如室內經常通風、痰杯及時傾倒、保持清潔,并在痰杯中倒入少量消毒液以減少痰臭味。長期排痰病人體力及能量消耗較大,應注意蛋白質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補充。
2、進行有效咳嗽的訓練
對年老、體弱、病情較重的病人要進行主動有效的咳嗽訓練,促進病人及時排除呼吸道內分泌物。其方法有三種,即暴發性咳嗽:先深吸氣而后聲帶關閉,隨之胸膜肌驟然收縮,咳嗽一聲將氣流沖出;分段咳嗽:連續性小聲咳嗽,此種方法排痰效果差,但術后病人痛苦少;發聲性咳嗽:屬病人深吸氣,而后張口保持聲門開放后咳嗽。
3、輔助排痰措施
當病人咳嗽無力或不會有效咳嗽,痰難以咳出時,可采取以下措施。
輔助咳嗽:在病人呼氣或咳嗽時,用雙手在胸壁上加壓以加強咳嗽效果。
手法震動胸壁:當病人慢呼氣時,用手震動胸壁,促使粘附在呼吸道上分泌物松動,易于咳出。
扣擊法:將手五指并擾,向掌心微彎曲呈空心掌,從肺底到肺尖反復扣擊背部,促使貼附氣管、支氣管壁上粘稠分沁物松動。
4、濕化呼吸道
呼吸道的濕化可采用蒸氣吸入、氧氣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吸入等方法,以超聲霧化吸入法效果最佳。它可以把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隨病人吸氣動作被吸入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濕化后的呼吸道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
5、體位引流
可根據病人肺部病灶部位,安置病人于相應肺段支氣管引流的體位,使支氣管內痰液借重力作用流入氣管而咳出。每晨早飯前及晚睡眠前各施行一次,每次約10-15分鐘,當體位安排適當后可囑病人深呼汲及咳嗽并幫助扣背以促進痰液排出。
6、手術病人
術前要向病人說明術后排痰的重要性并進行有效咳嗽訓練,以便術后配合排痰。術后若有痰,應鼓勵病人采用有效咳嗽將痰排出,即可通暢氣道又減少病人疲勞;胸腹部有傷口的病人可在胸腹部放一軟枕,壓住傷口用力咳嗽,以減輕疼痛;囑病人經常進行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定時翻身扣背既防止肺不張又有利于排痰。
7、指導痰液標本留取
進行痰常規檢查時清晨起床后漱口,做深吸氣用力咳出第一口痰于蠟盒中送檢;進行癌細胞檢查時,囑病人清晨咳出氣管深部第1-2口痰于盛有10%福爾馬林20-30ml的瓶或杯中,加蓋及時送檢;進行痰培養檢查時,清晨用多貝爾氏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咳出第一口痰于清潔容器中及時送檢;進行24小時痰檢查時,將痰留于帶蓋的痰杯或廣口瓶內,不可將唾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中,肺膿腫病人留痰時應采用無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以便于觀察痰的性質及量。
8、吸痰法
危重、年老、昏迷、呼吸功能不全及麻醉后等病人,因咳嗽無力或咳嗽反射遲鈍或會厭功能不全,致使氣道內痰液難以自行咯出,嘔吐物及口腔分泌物也易誤入氣道,故可引起肺不張、吸入性肺炎,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甚至窒息而死亡。因此,必須及時吸出呼吸道內分泌物及嘔吐物,保持氣道通暢。吸痰的方法很多,這里介紹電動吸引器吸痰法。
(1)原理:接通電動吸引器的電源后,用吸引器的馬達帶動偏心輪,從吸氣孔吸出貯液瓶及安全瓶內的空氣并由排氣孔排出,這樣周而復始轉動,使兩瓶內產生負壓將痰液吸出。
�。�2)用物:電動吸引器1臺,治療盤內盛無菌有蓋主盤2只(一只盛滅菌生理鹽水,另一只盛12-14號吸痰管數根)、彎盤、紗布、消毒液浸泡無菌紺1把、床欄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時備壓舌板、開口器、拉舌鉗。
�。�3)方法:接通電源,銜接吸痰器后打開吸引器開關,檢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暢。使病人面向操作者,頭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開口器幫助張口,再將吸痰管插入口腔頰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難,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當插入到適當位置后再接通電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轉,緩慢上移,向上提出,將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盡。吸引過程中,應隨時吸水沖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過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機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動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吸痰完畢沖洗痰管,最后將下班接頭插入床欄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病人吸痰時,護士應洗手,最好應戴無菌手套,送管時,應中斷負壓,當達到一定深部時再進行負壓吸引,并將吸痰管左右旋轉,邊吸,邊上提。當聽到痰聲后稍停數秒鐘,以便吸凈該處痰液。在吸痰前后,應加大氧氣流量或呼吸機吸入氧濃度1-2分鐘,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濃度,防止缺氧。痰液粘稠時,可反復用2%碳酸氫鈉或生理鹽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吸氣時注入氣道進行氣道沖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待藥物注入1-2分鐘后,再給吸痰。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氣道內停留時間不超過10-15秒,停止給氧時間不超過20秒。對有自主呼吸的病人,應在深呼吸5次后,生命體征恢復到原有水平時再進行第二次吸痰。
(4)注意事項:
①監測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須檢查電源電壓與吸引器電壓是否相符,進氣管與出氣管的連接是否正確;貯液瓶的痰液應隨時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馬達內損壞吸引器;吸引器用后應隨時消毒各管道及貯液瓶,放置在干燥處,定期維修保養。
�、谑炀毑僮�,嚴格無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運用應輕穩,吸引時負壓不可過大,以免損傷氣管粘膜;一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氣管內吸痰按無菌操作進行,吸痰管須每次更換,不得重復使用,所有物品每日滅菌1次;自氣管導管內吸痰的吸痰管外徑不得超過套管口徑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