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摘要】 《護理美學》課程是護理教育中的新知識,但在《護理美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誤區,如相對忽視對美學思想的研究與教學,相對忽視對社會美的發現與創造的研究和教學等。針對以上情況,提出走出誤區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護理;美學;教學
《護理美學》是護理學和美學相互滲透的結果,是美學在護理實踐中的體現,是一門交叉性的應用學科[1]。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形成,護理教育不僅注重護理知識的更新,同時加強護士人文修養的教育。《護理美學》是護理教學中的一門新的必修課,這對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美學》自1998年在我國護理教育中列入教學計劃以來,護理教育者投入很多的研究,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誤區。針對《護理美學》教學中存在的誤區,特提出相關對策。
1 誤區
1.1 相對忽視對美學思想的教學 美學是研究美的規律,也是研究人類如何生存和發展的一門超級科學[2]。而護理美學是運用美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和促進人類健康的一系列護理活動中體現出來的護理審美現象以及審美規律的學科。由此可見,美學思想的教學在護理美學的教學中是重要的基礎,而不是一些護理教師所認為的那樣,可以少講或者不提的內容。某些護理教師對美學思想的淵源、實質,以及與美學文化的相關內容研究與理解較少,只注重與護理有關的美的形象等內容,在教學中蒼白枯燥。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師自身缺乏相關的人文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有畏難情緒;原因之二是教師對美學思想與護理學的關系認識不足。
1.2 相對忽視對社會美的教學 社會美是指社會事物、社會現象和社會生活中的美。護理人員運用美的規律來創造護理美,不只是美的外表、美的環境、美的操作和美的護理器材,更重要的是美的職業形象。在護理美學的教學中,對如何提高受教育者對自然美、藝術美的欣賞研究比較多,相對忽視對社會美的教學,尤其是對人格美的教學;對人的外在美如對護士的外表形象(服飾、發式、容貌、姿勢等)的研究比較多,而對護士的職業形象研究比較少;對病區環境美的研究比較多,而對醫院總體形象美的研究比較少。護士僅有美的外表而沒有精湛的技術、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樣的護士是不美的;醫院有美的環境設施、有一流的醫療儀器,但如果醫務人員缺乏醫療道德,做不必要的檢查、開不必要的高價藥、小病大看等,這樣的醫院不可能有美的醫院形象,這樣的醫院只能給患者造成痛苦。
1.3 相對忽視對護理美學運用能力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必須是有助于教學活動更有效地開展,因此評價和調節教學活動的結合方式就應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必須根據各類教學活動的特點靈活地加以運用各種評價形式[3]。在以往護理美學的教學評價中,在內容上較注重的是知識點記憶能力的評價,相對忽視對護理美學運用能力的評價;在形式上選擇的是書面閉卷的評價,相對忽視開放式綜合能力的評價。在教學評價中如果對某些概念只要求是在書面上的再現,那樣就不可能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更不能體現護理美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也造成在教與學過程中,教師強調對概念的記憶,學生注重對概念的死記硬背,忽視對學生護理美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這將與進行護理美學教育的初衷相背離。
2 對策
2.1 轉變教學觀念,加強美學內涵的研究 護理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美學是一門人文學科。美學的根本目的使人們懂得如何審美做人,懂得如何用自己所追求和創造的美來改造人、教育人、美化人、塑造人美的靈魂,把一個動物性的人轉變成一個審美性的高尚的文明人。究竟什么是美?美的搖籃是什么?什么是美感?審美意識是如何出現和發展的?在進行護理美學的教學之初,首先應了解中外美學思想的淵源,了解中華民族文化與美的關系,了解中華大地上艱苦卓絕奮斗五千余年的代代先民們,對美的不懈追求和所創造的燦爛文化。通過對美學思想內涵的研究與教育,塑造人們美的思想靈魂,轉變和提高人們的審美精神素質,在護理工作中,將護理美落實到事事處處,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在研究美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充分認識到護理是一門藝術,如何在護理中發現美和創造美。
2.2 結合社會美,培養護理職業道德美 社會美包括實踐主體的美、社會生產實踐的美以及社會實踐成果的美。護理美從總體上來說應歸屬于社會美。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美包括外型美與人的內在美兩個方面,即人體美與人格美。人格美包括人生觀、品德、情操、學識、情感等因素。在社會美的教學中,應注重對人格美的教育,在教學中應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涌現出來的大量美的人和事,更進一步說明人格美的內涵,提高審美意識,以南丁格爾、優秀護理工作者為榜樣,向她們學習,為護理事業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也可以古今中外的人物來描述其社會美的特點,如古代神話故事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贊揚了人類不屈的理想美,民族英雄岳飛、革命烈士方志敏等人物,在起義、斗爭和革命中顯示了在社會領域里美與丑的斗爭,使受教育者在心靈上得到震撼,將護士職業道德要求內化為自覺的行為。
2.3 重視評能力,設計多種教學評價法 在護理美學的教學評價中,應重視運用美學的原理,創造護理美的能力的評價。可選擇和運用一些簡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工具,如口試與筆試相結合、閉卷與開卷相結合,討論法、小組合作法等。閉卷考試應注意內容的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減少機械性記憶,筆試法命題是關鍵。評價的方式應根據評價的內容靈活掌握,包括評價學生的審美修養,可通過音樂欣賞、文學作品的欣賞、美術作品的觀賞等。對護理美學中部分內容命題的建議是:(1)對美學的基本知識的評價,應盡可能運用生活中的實例或文學作品來說明,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俗化,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舉例來說明某些美學的基本概念。(2)對護士職業形象教學效果的評價,可通過案例法,包括教師舉例讓學生分析或由學生舉例說明等;以此來分析判斷學生的審美能力。(3)容貌美、體態美的評價,除可通過筆試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展示其中特定的美的姿態(如美的站姿、坐姿、走姿)、容貌等來進行評價學生對體態美的容貌美的理解。開卷考試的內容可以包括:(1)設計護理環境,如設計一個特定的病室布局(普通患者的病室、產科休養室、兒科病室、老年患者病室等),給出一個未經任何修飾、無擺放任何物品的病室,完全由學生來設計布局,包括色彩基調、房間內床位和物品柜的擺放、室內美化、墻面和地面要求等,讓學生根據患者不同年齡、不同病情,利用美學的知識,結合護理的特點,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創造出舒適、優美、安全、高雅、別致的病室環境。(2)分析護患糾紛,讓學生指出糾紛發生的原因以及防止發生的措施,從根本上找原因,加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3)參觀醫院后的體會,觀察護理人員服務時的表情與語言、服裝儀表、行為舉止等,觀察患者的情緒和表情等,通過對醫院環境的觀察和總體感覺,描述在醫院中所發現的美與丑的具體表現,以此來評價學生的審美能力。護理美學的教學評價應圍繞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方法進行,以求更全面地評價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評價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高澍蘋.護理美學概論.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5.
2 郭定國.青年人生美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6.
3 杜佩屏.教學評價及其方法與研究.上海教育,1997,18(7):32.
作者單位: 310018 浙江杭州,杭州師范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