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大專、高職為主的高端護理教育和以區縣衛生學校為主的成人護理教育兩級培訓體系,一是面向三級醫院與國際合作項目,一是以社區醫療為目標,穩步推進,滿足上海醫療市場對護理人才的需求。
我國護士需求將增加百萬。預計到2015年,我國的醫護比例應達到1比1,即232.3萬人,平均每年增加11.5萬人。而目前,上海護士約有3.45萬,醫護比例為1比0.7,護士缺口約為3.94萬。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本市護理市場上并未出現很明顯的護理人員短缺現象,這是由于很多護工暫時占領了部分護理市場。護理市場的供求關系仍然不平衡,從醫療市場的長遠發展來看,上海護理業需要做大做強。
社區將成為最大的護理需求市場,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以及家庭護理將成為護理需求的重頭市場,目前,這一塊醫療市場有著明顯缺口。據二醫大衛生技術學院負責人透露,該院將設立針對社區的衛生保健專業與課程,力求培養面向社區與一、二級醫院的護士,填補市場空白。上海不僅要擴大護士培養規模,更要提高現有從業護士的整體素質。業內人士認為,首先,本市要逐步提高護士隊伍學歷,從以中專為主變為以大專、高職為主;第二,每年以10%―20%的比例擴大護理專業招生,在滿足基本市場需要后,逐步清退護工,建立規范的護理和管理體系;第三,改變區縣衛生學校的培養方向,以成人護理教育培訓為主。據悉,上海已在復旦、同濟等高校建立了5所護理高職二級學院,培養高層次護理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