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法規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從廣義的角度和現代護理管理的發展看,護理安全還應包括護士的執業安全,即在職業過程中不允許可承受范圍之外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和損害,安全的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點,是護理質量的保證,提高護理安全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也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的標準。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醫療護理日趨復雜,各種影響因素越來越多,患者在醫院接受診斷、治療、護理的同時也面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診療技術、心理、環境、藥物等因素,如何消除護理安全隱患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護理人員面前的問題。
護理安全隱患
1.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護理安全的核心,相關隱患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業務培訓不到位,質量監控不力,對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對患者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缺乏預見性,護理文書書寫缺乏規范性,以及護理人員配備不足、醫護比例失調等。
2.護士自身存在問題
由于低年資護士增多,導致技術操作熟練度低,經驗不足,協作精神不強,工作責任心不夠等,都可能對患者的安全構成威脅,特別是隨著新技術、新項目的大量引進與發展,護理工作中技術復雜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的服務內容越來越多,不僅對護理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而且可能導致護理工作中技術方面的風險加大,從而影響護理安全。護士自身不重視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違反技術操作規程,長期超負荷工作,都將影響到護理安全。
3.患者行為因素
患者管理是指對那些在軀體上被確定患有疾病個體的管理,而個體因疾病原因而發生身心的變化,與疾病的認識成正比,護理工作是一項護患雙方共同參與的管理活動,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有賴于患者的親密配合與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極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煩意亂、憂心忡忡等心理現象,從而不信任醫生、懷疑醫生診斷有誤等,產生護理隱患。
4.設備設施因素
設備、設施使用不當或現存的設備設施不能滿足患者需要。曾有報道,某醫院護士連上三次胃管均脫出,結果經調查,并不是該護士有技術問題,而是這批胃管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護理安全隱患對策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及護理質量檢查與考核制度
針對醫院護理安全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三級護理安全監控網,即護理部──護士長──安全監控護士,逐級收集護理危險因素,每月組織護理安全討論1~2次,就現存的及潛在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并組織定期檢查,做到每周各科室自查,每月重點抽查,每季護理部綜合檢查,并將結果通報,檢查中發現違規、違紀等現象,視情節輕重做出相應的處罰。
2.加強法律學習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護理人員法制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護理人員應學習法律知識,特別是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法律知識要有所了解。還可聘請法律顧問為護士上法制課,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3.組織學習,規范護理文書書寫
護理記錄存在過于簡單化,主觀判斷偏多,內容質量不高,重點不突出,內容不嚴謹,以及為了應付檢查,重新抄寫、涂改,破壞了記錄原始性和真實性的現象。護理部應組織護士學習并掌握護理文書的書寫方法、規范和要求,建立護理文書質控組,構建由護士長、護理骨干、專職病歷監控員組成的護理文書質控網絡,實行護理部,科室二級負責制,對質控組長、質控員、專職人員的職責、權限和利益作出明確的規定,使護理文書的質量控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各司專職,各負其責。
4.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能操作的培訓
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加強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加強青年護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鼓勵護士參加自學考試,可選送年輕護理骨干人員外出參加各類短期學習講座、學習班、進修班,不斷拓展其理論水平,以了解國內外的新知識、新動態、新理念。
5.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維護護士心理健康
臨床70%的治療、護理、生活服務是通過護士來完成的,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時,就會導致超負荷的工作,護士因睡眠及飲食問題引起的心煩、乏力、急躁和焦慮情緒,影響其心理健康,因此應重視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倡導彈性排班,對以往工作負荷大的中班、夜班,由1人改為2~3人,醫院還應為家住較遠的護士提供午休房,免費午餐,增加補助等,為護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6.把好設備質量關
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療安全是患者選擇就醫最直接、最重要的標準之一,社會進步和醫療的發展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除護理隱患,提高護理安全,必將提高醫院整體水平,醫院事業的發展應該為患者及護理人員營造一個更安全、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環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時也是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護理安全應該受到每個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