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情緒躁動、興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無緣無故地緊張,到醫院檢查,身體卻沒什么毛病,這時候你就該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陷入“心理亞健康狀態”了!專家提醒:警惕心理亞健康,及時尋求心理咨詢。
心理亞健康狀態可以表現為心理疾病的所有癥狀,如抑郁、焦慮、恐怖、憤怒等情緒困擾,也可以是沖動、猶豫、矛盾、危險的行為,或者表現在人際關系上的沖突、紊亂、不穩定,也可以是各種不合理的思維模式,如“非黑即白”、“災難化預期”、“以偏概全”等。
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產生是由個人心理素質(如過于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工作壓力過大、晉級、升學、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因素引起,時常感到緊張、煩惱、焦慮,情緒波動大。調查表明,“很累”、“真沒勁”、“真沒意思”、“對付吧”、“不高興”是他們常說的詞匯。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年工薪族半數心理亞健康,近13%的青少年也處于心理亞健康。
心理亞健康狀態導致人們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質量和良好的工作狀態。在家庭生活、情感交流、人際溝通、知識學習、精細操作、創造性勞動等方面,無不使人們體會到困惑、壓抑、郁悶等不健康的心理感受,從而使得家庭生活失調、工作效率低下、學習成績滑坡、人際交往困難等不良的現象頻頻出現,嚴重妨礙了生活、學習、工作。
那么,如何消除心理亞健康狀態?有關專家給出了建議。
第一,要能正視自己不健康的心理表現,不要逃避或推諉,向自己提出改變現狀的要求;
第二,在遭遇挫折或失敗的時候,不氣餒、不妥協,采用自勉、鼓勵、警醒等積極自我暗示方法促使自己去采取有效的克服困難的行動;
第三,努力培養心理保健習慣,經常反觀自己的內心體驗,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養成對待他人和事物的積極情感,在行為過程中體會愉快;
第四,不要回避困擾自己的問題,包括屬于隱私范圍的認識、事件、情感,主動地尋求心理學家或心理衛生人員的專業幫助,在他們的指導下采取有效的行動來克服障礙,解決問題,走出心理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