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病癥:由于頸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頭暈、心慌、失眠、頸肩疼痛、容易落枕、頸部扭傷
病因:缺少運動導致頸椎功能減退、椎間隙變窄、頸椎應有的生理曲度消失
處方:伏案工作一小時后進行一次擴胸和頭部后仰活動,注意調整勞作間隙
孫先生是被人扶著走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按摩科的。他早上只是拎了一下裝著3件衣服的書包,竟然把頸肩肌肉拉傷了,不僅不能轉身,連走路都得用手托著頭。負責為他治療的陳宏醫生說:“這樣的病人可不少見,都是坐辦公室坐的……”
孫先生的“病根”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頸椎病”。根據原來的統計,頸椎病屬于老年退行性變,在中老年人中有25%的發病率。但這一數據近年來明顯變了,不僅發病比例增加,患者的年齡也明顯年輕化。陳醫生說,他們科每天的門診病人有一半是頸椎病患者,其中又有50%的人年齡在30至40歲之間,主要是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者。“一到寒暑假,因為頸椎問題而來做‘牽引’的病人就開始增加,牽引床都忙不過來。最小的患者才十三四歲。”醫生在看了他的X光片之后十分吃驚,因為頸椎的生理曲度已經消失,“根本不像個還沒發育成熟的孩子。”
與頸椎病一樣,一種叫做“鼠標手”的新病名也隨著電腦的普及出現在醫院里,來看病的大多是靠雙手工作的編輯、錄入員、教師,因為不正確的坐姿引出了問題,主要癥狀是手部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無力。醫生在分析這類疾病時說:“干體力活的是不會來的,體力活動越少,這樣的麻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