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自覺不爽,檢查無病”,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即既不完全健康,又達不到疾病的診斷標準,稱為“亞健康”,又稱之為第三狀態,也叫灰色狀態、病前狀態、亞臨床期、臨床前期、潛病期。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患病的也只占20%,而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是一種動態過程,它永遠不會停留在原有狀態中,或者向疾病狀態轉化,這是自發的;或者向健康狀態轉化,這是需要自覺的,即需要付出代價與努力。這告訴我們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這就是說亞健康是可逆的,通過努力可回歸健康。
美國行為學家Breslow等對6928名加利福尼亞州成人,進行了為期5年的七項健康行為干預研究。這七項健康行為包括:1、每晚睡7-8小時;2、每天不忘吃早飯;3、一日三餐外不吃零食;4、控制體重,保持正常狀態;5、適度運動;6、不吸煙;7、適量飲酒。結果發現能做到6-7項者,比只做到3項或不到3項者,平均壽命延長11年。筆者結合我國國情,提出“走出亞健康,保持健康水平”的十條建議,以供讀者參考。
每天睡7-8小時
健康體魄來自睡眠,沒有足夠的睡眠就沒有健康。有科學家觀察告訴我們: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是人體一天中,物質合成最旺盛、分解最少、人體疲勞恢復的最佳時段;也是人體內兩支“國防”力量,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生長最旺盛時間。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強大,人體抗病能力就強,就會少生病、不生病。此外又是全身除了細胞外,其他各臟器細胞更新關鍵時刻。人體錯過這一時段,對健康損害是難以估量。
相關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