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項目 |
參考值 |
臨床意義 |
血尿素氮(BUN) |
正常情況:二乙酰-肟顯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鈉氏顯色法 3.2~6.1mmol/L。 |
增高:急慢性腎炎、重癥腎盂腎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障礙,心衰、休克、燒傷、失水、大量內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
血尿素 |
正常情況:3.2~7.0mmol/L。 |
急慢性腎炎、重癥腎盂腎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障礙,心衰、休克、燒傷、失水、大量內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
血肌酐 |
正常情況: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兒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
增加:腎衰、尿毒癥、心衰、巨人癥、肢端肥大癥、水楊酸鹽類治療等。減少:進行性肌萎縮,白血病,貧血等。 |
血尿酸 |
正常情況: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歲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
增加:痛風、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貧血、腎衰、肝衰、紅細胞增多癥、妊娠反應、劇烈活動及高脂肪餐后等。 |
尿肌酐(Cr) |
正常情況:嬰兒88~176μmmol·kg-1/d 兒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
增高:饑餓、發熱、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劇烈運動后等。 減低:腎衰、肌萎縮、貧血、白血病等。 |
尿蛋白 |
正常情況:定性 陰性 定量:<150mg/d |
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約40~80蛋白,上限不超過150mg,其中主要為白蛋白,其次為糖蛋白和糖肽。這些蛋白的0.60(60%)左右來自 血漿,其余的來源于腎、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組織分解產物,包括尿酶、激素、抗體及其降解物等。 生理性增加:體位性蛋白尿、運動性蛋白尿、發熱、情緒激動、過冷過熱的氣候等。 |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SPI) |
正常情況:SPI<0.1表示選擇性好 SPI0.1~0.2表示選擇性一般 SPI>0.2表示選擇性差。 |
當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時,表示選擇性好。相反,表示選擇性差。 |
β2-微球蛋白清除試驗 |
正常情況:23~62μl/min |
增高:腎小管損害。本試驗是了解腎小管損害程度的可靠指標,特別有助于發現輕型患者。 |
尿素清除率 |
正常情況:標準清除值 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
臨床意義見菊粉清除率。 兒童糾正清除值=1.73/兒童體表面積×實得清除值 兒童體表面積與成人相差甚大,糾正公式為:最大清除值=1.73/兒童體表面積×實得清除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