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宮頸癌:
高發年齡:40——50歲。40歲以后環已取出或未帶環的婦女,發生接觸性出血應引起警惕。
自覺癥狀:(1)不歸則陰道出血:主要是接觸性出血(如同房、婦科檢查后),嚴重者常大便干燥出血;(2)分泌物多:白帶異常增多,帶血,有異味,晚期患者白帶有惡臭;(3)絕經后有陰道流血。
山東省立醫院婦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澤清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女性也可因帶環而發生白帶帶血癥狀,應正確區分。
預防措施:據溫澤清主任介紹,醫院每年都會檢查出十幾個早期宮頸癌患者,通常因陰道炎或其他婦科疾病就診,婦科炎癥往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有時反復刺激感染還可引起癌變。專家建議已婚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定期查體,建議每年作1——2次宮頸涂片。
子宮內膜癌:
高發年齡:50——60歲。溫主任指出,每年醫院都會收治四五個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這主要是有些不孕癥患者長期大劑量應用激素治療,從而誘發癌癥。另外,身材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長期月經不調者易患此癥。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也易患子宮內膜癌。
自覺癥狀:(1)月經不規律,經血過多;(2)絕經后陰道流血、流液等。子宮內膜癌最好的診斷方法是“診斷性刮宮”
卵巢癌:
高發年齡:無明確發病年齡,十二三歲至七八十歲都有發病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可由卵巢良性腫瘤惡變引發,溫主任提醒女性患者,一旦確診為卵巢腫瘤建議積極手術治療。自覺癥狀:早期無明顯癥狀,一旦發現有腹脹及腹部包塊多為癌癥晚期。預防措施:建議定期做婦科檢查,如B超,可早期發現卵巢癌。婦科癌癥不可小視很多人認為婦科癌癥似乎并不嚴重,只要把癌變的部位切除就可以安然無恙,其實并不是這樣。據婦科專家介紹,目前比較常見的婦科癌癥大概有5種。其中最難發現的就是卵巢癌,這種婦科癌癥對婦女的危害極大,因為它有很大的隱蔽性,是一種不容易發現的婦科癌癥,尤其是早期,用B超也很難測出癌變,等到病人出現腹水等癥狀時一般已經是晚期了,死亡率很高,是對婦女威脅最大的婦科癌癥。
宮頸癌因為癌變部位位于子宮頸上,在瘤子破裂時會出現不規則的出血,有時性交也會引發出血,由于有這樣的癥狀,所以可以進行相應的治療。但到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也是二期了,危險性增大。宮頸癌早期也沒有什么不適反應,所以需要每年一次的婦科體檢,盡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
子宮體癌一般容易出現在年紀比較大的絕經婦女身上,如果在絕經一段時間后(比如5年)突然出現出血癥狀,要馬上進行診斷性刮宮,來判斷子宮體上是否出現癌變。還有一種是外陰癌,這是一種比較容易判斷的婦科癌癥,這類病癥出現時病人自己就會有一些感覺,比如:有異物生成或是瘙癢等,醫生可以通過活體檢驗來發現癌變。專家提醒,婦科癌癥并不是“沒有危險”的癌癥,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同時要潔身自好,保持個人衛生。另外,沒有生育過的婦女比較容易患宮頸癌,更要特別注意自身健康狀況,隨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