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悖于潮流的風格,由于個性太過鮮明,反而容易遭到“品味低劣”的詬病。當年,Marc Jacobs執掌Perry Ellis的門戶,把骯臟破爛的搖滾音樂家形象移植到了T臺上,可公司高層堅決認為Marc小子瘋了,沒人會為如此骯臟不堪的服裝付賬,遂將他掃地出門。然而2008年的今天,當Marc Jacobs再度貢獻出那些“半成品”一般的服裝時,掌聲竟是如此熱烈而統一。無獨有偶,Karl Lagerfeld當年初次接掌Chanel的帥印時,也碰到了不少麻煩。他逆勢而動,顛覆了這個品牌固有的傳統。那些衛道者疾呼:“Chanel本人若是在世,會活活氣死的!”事實證明,這個曾經行將朽木的品牌,在Karl貌似品味低劣的改造下,再度成為這個星球最賺錢的時裝機器之一。于是,那些年輕一代的設計師,紛紛被歷史悠久的品牌招至麾下,Jean Paul Gaultier的Hermes、John Galliano的Dior、Marc Jacobs的Louis Vuitton、Christopher Baily的Burberry……這些輝煌的時裝時刻均在宣告著“低品味”的勝利。若要查起老賬,別忘了即便是Christian Dior先生也曾被Coco Chanel惡毒地指摘為品味低俗。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便有有識之士高呼:“品味低劣不好嗎?”只有顛覆掉為潮流所立的“高雅品味”才能推進時裝的發展,才能確立個人的風格,正所謂“不破不立”。Prada是絕好的范例,她不斷創造新的風格,又不斷反叛自己,這份修為不是什么人都學的來的。
然而作為穿著時裝的個人,則更需要Prada似的“我即潮流”的魄力。不管是Anna Wintour 100年不變的童花頭,還是Anna Piaggi的百變造型,都留有強烈的個人印記。而“風格皇后”Sienna Miller也肯定不是根據雜志預測的每季潮流來打扮自己。其實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讀雜志,那是一種啟發性的開放閱讀,照抄照搬無疑是笨辦法。
風格的建立
Vivienne Tam無限懷念20多年前,只身一人在中國內地旅行的經歷,雖然那是個與國際時尚與世隔絕的時代,卻不乏如今早已丟掉的風格:“現在中國女人的時尚已沒有個性可言了。我還是喜歡20多年前,人們的打扮。那些緊跟巴黎、米蘭、紐約潮流而動的人們,與千人一面的時代又有什么差別?”徹底忽略掉國際時尚的動向,確實有助于風格鮮明地建立自己的風格,卻不是最終解決之道。畢竟這不是一個閉關鎖國的時代,我們無法再現一個“桃花源”似的風格。
“風格”其實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就像做人要有個性一樣,穿衣也必須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如果退回到服裝的本源,那穿衣這件事便是一個人的性格、社會地位等多方面的外在表現。只有讓自己的個性充分在服裝上表現出來,盡量別因為潮流而委屈了自己,選擇讓自己舒服的衣服,便能建立起個人的風格。只有把自己伺候好了,才能自信滿滿地走出去,用整個大活人去演繹服裝,賦予時裝以生命。
Vivienne Westwood老太太又發話了:“人人都在盡可能地多買衣服,不停地翻行頭。但是如果能夠稍微喘息一下,什么都不買,就可以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歡的是什么。”既然女人已經擺脫了從屬于男人的時代,也一定可以擺脫從屬于潮流的時代。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