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減薪,是否在為低薪社會遮羞?
www.sipix.com.cn 2011-2-5 中國經濟網
基于社會輿論的壓力,電力系統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減薪風暴”。毫無疑問,電力系統減薪所涉及到的社會問題有很多,比如說如何進行行政壟斷體制改革、減薪是否嚴重影響電力系統中低層職工的利益、減薪的幅度以及是否具有合理性等。對于以上這些問題,當然都有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的必要性,但與此同時筆者卻認為,把“減薪風暴”放在整個低薪社會的大前提下來看,我們應當提出“減薪是否在為低薪社會遮羞?”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電力系統要減薪,是因為薪金定位不合理,還是因為電力系統的相對高薪觸痛了低薪社會這根本質上的神經?如果是電力系統薪金定位不當,那么究其行政壟斷的體制性原因,我們應該從制度改革入手,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配制度才是。如果原因在于后者,那么恐怕應該把矛頭從電力高薪身上轉到低薪社會中來。
GDP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帶來人們收入同步合適的增加,普遍的低薪是我們這個社會所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據2005年6月20日《國際金融時報》中的《工資點GDP比例逐年減少》一文介紹: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工資總額在GDP中所占比例逐年走低。特別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下降比例更快。2000年國家財政收入1.3萬億,2004年上升到2.6萬億,增速迅猛。但工資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則下降到12%。據2005年12月26日的《工人日報》報道:遼寧省43.7的職工處于最低工資水平的邊緣,46.8的職工自2002年以來工資水平沒有變化或者下降。低薪社會,可以說是對當前時代的真實概括,而造成職工普遍低薪的最為根本的原因,無非是社會階層力量對比的嚴重失衡。
從幾年前掀起的因為普遍拖欠民工工資而展開的“清欠風暴”,到近些年社會中出現的大學生就業月工資跌破千元,甚至出現零工資就業這樣的極端現象,我們不難發現,圍繞工資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矛盾,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尖銳的社會問題。盡管當前仍有人對勞動力低成本,低工資有利于經濟發展等觀點持肯定的意見,但是筆者深信,普遍的社會職工低薪,不但不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且終究會對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構成致命的深遠影響。低薪社會不是好事,而是時代的恥辱。畢竟,改革開放的成果,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應當由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來分享,這才是改革與發展的本質要求。
記得《萬象》80期中有一篇《我這一代東京人》的文章,其中寫到:‘經濟高度增長的時代,差不多每個家庭的收入都直線提高;不是一部分人發財,而是大家一同富起來的。失業率幾乎等于零,大企業的終身雇用制給上班族保證了一輩子的鐵飯碗。能夠毫無疑問的相信明天一定會更美好,社會風氣相當好。”這是一位日本學者在經歷十年低迷后對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美好回憶。盡管日本與中國國情相差甚遠。但從中我們不難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經濟發展應當讓最普遍的人享受其中的好處。
低薪社會,顯然不是改革開放要達到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也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的確,電力系統減薪,其中自然有電力系統自身存在的問題,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清楚的看到,電力系統減薪,是在為低薪社會遮羞。我們最終要解決的,不能僅僅是電力系統薪水的問題,而是告別低薪社會,走向和諧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