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精在中醫文獻里有廣泛的記載,并且有不同的名稱。《靈樞·本神》篇稱為“精時自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稱遺精為“夢失精”。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進一步認識到遺精是由于腎氣虛弱多為虛勞所致。看來前人認識遺精是從“虛”開始的。腎藏精,“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殖繁衍的原始物質,是生命的根本。故前人稱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虛則不能藏精,封藏不固則遺精滑泄。
腎虛不能藏精的原因有諸多種,但根本之分當分先天不足和后天失養兩個方面。先天不足,稟賦素虧,下元虛憊,精關不固,易產生精遺滑泄。如《景岳全書·遺精》篇說:“有素稟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氣單薄也。”但更多的源于后天失養。如青少年年幼無知,過早的染上手淫習慣;或早婚、房室過度過頻,損傷腎精;或煩勞過度,陰血暗耗;或多思妄想,恣情縱欲,均可損傷腎陰。腎陰虧虛,陰虛火旺,相火偏亢,精室受擾則遺精。腎陽不足,精關不固而滑泄。由此看來,不論先天和后天,不論腎陽虛還是腎陰虛均可導致遺精。可見腎虛是遺精之根本。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