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那到底什么樣的男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呢?那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前列腺癌“青睞”的男人吧。
好色之徒
有專家認為,除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前列腺癌發生外,視覺和心理的性刺激過多,使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是前列腺癌的一個誘因。
性刺激與前列腺快速增長有關據介紹,前列腺疾病與生活習慣、飲食關系頗大。研究發現增生且有炎癥的前列腺腺體內膽固醇為正常腺體含量的兩倍,膽固醇升高是前列腺癌的一個誘因。而前列腺癌的病因也是與激素有關,特別是雄激素可能起著重要作用。“雄性激素分泌旺盛,造成體內激素失去平衡引起病變,而激素分泌不只與飲食有關,外界的性刺激也可以使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周芳堅教授說,這個提法來自于一次對阿拉伯國家和歐美國家,關于前列腺疾病的調查。“當時各國專家從飲食和習性上調查,我就提議將性刺激也列入其中。”
他解釋,性刺激包括視覺和心理刺激,“看到女孩子穿得少,閱讀和觀看黃色小說、電影,大部分男人有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激素會隨之升高。”他繼續解釋,黑人的雄性激素高,相關數據顯示,黑人的前列腺癌也居高不下。“有的阿拉伯國家生活方式與西方接近,但是,阿拉伯崇尚清真,女性從頭包到腳;兩者的發病率相差很遠。”
肥胖的男人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體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會增加一倍。
研究人員說,任何減肥的努力都有可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險,而在發達國家中的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正穩步上升。
法國La Miletrie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9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194名正在接受治療的非癌性前列腺增大或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盡管單純超重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并不一定會增加,但肥胖仍能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險增加2。5倍。
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國國際泌尿科學雜志》上的這份報告稱,一般來講,與BPH相比,體重指數(BMI)與前列腺癌并沒有明顯的關系,肥胖是一個危險因素。BMI是體重與身高的相對比值,BMI在25到29。9之間被定義為超重,超過30為被定義為肥胖。在該研究中,BMI超過25與前列腺癌的發病危險無關,但BMI超過30卻不是這樣。
在該研究中,法國研究人員想要排除某些混淆因素,正是這些混淆因素使得各項研究的結果相互矛盾,這些混淆因素包括年齡和種族。所有受試者都是在同一家醫院接受前列腺癌治療、年齡相當的白種人。研究人員說,在那些肥胖癥已經達到流行程度的西方國家,改變飲食結構和其它公共衛生措施可直接預防肥胖癥,可能會減少肥胖所帶來的一些其它醫學問題,其中包括前列腺癌。
性放縱者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男性在年輕時性生活混亂,日后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可能較高。
該調查指出,若一個人在20歲左右時有許多性伴侶,他就有很大機會感染人類乳頭瘤病菌(HPV),通常在幾十年后,這種感染可能會引致一連串的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癌癥。HPV現已證實與婦女的子宮頸癌有密切關系,而也可能導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這種說法盡管首次提出,但一旦得到證實,它可能解釋了為什么英國每年有2。7萬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新個案以及一萬人死于該病。男性的前列腺癌現在差不多與婦女的子宮頸癌一樣成為“頭號殺手”。
這份研究報告將很快被公布,報告將指出HPV與前列腺癌的一系列生理化學及遺傳聯系。
坐的太高的男人
Dukc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對28名前列腺癌患者的人體解剖學研究后發現,這些患者坐在椅子上的高度均比同等身高的健康者高。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性激素睪丸酮濃度高者,發育期間“坐高”的增加速度高于睪丸酮濃度正常的人。而高濃度睪丸酮會誘發前列腺細胞內的細微變化,刺激致癌細胞的生長,從而導致成年后前列腺癌的發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