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錯誤認識
膀胱炎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尤以女性多見。膀胱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兩者又可互相轉化,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徹底治療可遷延成慢性,而慢性膀胱炎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變加重時,又可轉化成急性發作。
膀胱炎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在用藥過程中,患者常常會犯錯誤,具體有以下四種:
1.一有尿頻、尿急癥狀,馬上去藥店購買抗生素。須知,尿頻、尿急癥狀有時是精神性的,有些是膀胱功能不穩定,并非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好能到醫院檢測確診,再對癥下藥。
2.癥狀好轉就停藥。癥狀好轉不等于治愈,過早停藥常使殘存病原微生物死灰復燃,且抗藥性增加。在臨床上,對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常采用2種甚至2種以上的抗生素治療,癥狀緩解且連續3次尿檢正常才停藥(尿液是判斷何時停藥的重要指標)。
3.不愿做尿液細菌培養。尿液細菌培養需要尿道口消毒,到醫院指定部門取專用培養瓶,培養時間通常要3天左右,確實有點麻煩。但是,在經驗用藥療效不佳時,尿液細菌培養能提供致病菌種類及相應的藥敏報告,指導臨床醫生選擇敏感藥物。
4.根據自己以往經驗指揮醫生用藥(特別是老年婦女反復尿感發作者)。須知,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醫生的厭煩,也常使患者自己在病情發生變化及耐藥菌產生時無所知曉,最終損害的還是患者自己。
遠離膀胱炎“侵襲”
正常膀胱對細菌有很強的抵抗力,但老年朋友因機體抵抗力相對較弱,膀胱炎治療后容易復發,故在治療上與普通人有些不同。
1.首次發作時,醫生會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復方新諾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患者用藥3~7天后大多可治愈。若膀胱炎反復發作,醫生則會讓患者先做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藥敏情況使用抗生素。對于老年人,醫生大多會給他們選用那些在腎組織及尿液中藥物濃度高、腎毒性小的藥物,以盡快有效地控制炎癥。若經治療仍反復發作,醫生會采用抑菌療法,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2.若感染反復發作,療效不佳,醫生會檢查患者的免疫功能。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醫生會給患者服用免疫增強藥物,如中藥玉屏風散。患者也可采用自然療法如練習氣功、太極拳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3.若患者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醫生會考慮作相應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尿道口附近是否有感染(陰道炎、宮頸炎、前列腺炎等),是否有尿路梗阻(如結石、前列腺增生等),有無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肝病等)。經抗生素治療后療效不佳的患者,醫生還會進行其他病原體檢查,如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
總之,有了排尿不適,切莫擅自行事,還是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為好。
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多飲水,勤排尿。一般每日尿量至少2000毫升以上,以促進細菌、炎性滲出物的排出,減少細菌在尿路繁殖。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衣,保持會陰部清潔。
預防性服藥法(抑菌療法):諾氟沙星0.1~0.2克、復方新諾明1~2片、頭孢氨芐0.125~0.25克等,每晚睡前吞服,連服6個月。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