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睪丸炎的途徑有三,即血行感染,淋巴感染和經輸精管直接蔓延。常見的有非特異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睪丸炎。
非特異性睪丸炎多發生在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感染由輸精管或淋巴擴散引起,造成睪丸充血、水腫、曲精管壞死、出血,嚴重者可形成睪丸膿腫或梗死。急性腮腺炎性睪丸炎,由腮腺病毒所致,多見于兒童或青春期的男孩,睪丸腫大呈蘭色,間質水腫、血管擴大、曲精管變性,可累及附睪,炎癥愈合時,可出現曲精管萎縮,睪丸變小,質軟,睪丸功能喪失造成不育癥。其他還有梅毒感染致睪丸炎,主要呈腫塊狀也可以稱為梅毒瘤。
急性期高熱、寒戰、睪丸痛向腹股溝放射,伴惡心嘔吐;急性腮腺炎性睪丸炎,多在腮腺炎發生后3-4日出現,高燒可達40℃常伴虛脫,陰囊紅腫,睪丸腫大,鞘膜積液,明顯壓痛,如為腮腺炎性的還可查到腮腺腫大。
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尿液檢查,可見鏡下血尿和白血球,急性期尿內可查到致病菌,必要時可作梅毒血清試驗,以除外梅毒瘤。
臥床休息,托高陰囊。局部早期冷敷,中后期可作熱敷,以減輕癥狀,1%利多卡因20ml精索封閉,可緩解痛疼。應用抗菌素,如氨芐青霉素250mg每日四次;氟哌酸500mg每日2次,必要時可聯合應用,慶大霉素,紅霉素等。對腮腺炎性睪丸炎,抗菌素不起作用,可以采用中藥清熱解毒劑,如大青葉,板蘭根等。丙種球蛋血和腮腺炎患者康復期血清,已烯雌酚及可地松等藥物減輕癥狀。病情嚴重者應手術,切開引流或睪丸切除。對梅毒性睪丸炎所致的梅毒病,也應先作切除睪丸,待病理報告后再進一步處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彌漫性腫大,俗稱"痄腮"。該病毒具有很高的傳染性,而且抵抗力很弱,怕熱、怕曬,常用的消毒劑如2%來蘇,75%酒精等數分鐘內均可將其殺滅。一年四季均有發病,冬春兩季較多,在幼兒園、小學中易形成流行。85%的患者為5~15歲的兒童,9個月前的嬰兒有從母體獲得的抗體,很少發病;颊叽驀娞、咳嗽出來的飛沫是傳染的主要途徑;其次是被帶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和餐具。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侵犯腺體--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性腺、胰腺、甲狀腺及淚腺,其他臟器如腦、腦膜、心肌、肝及腎等均可受累。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