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男人心理承受力如何,30歲會是一個合理的分水嶺。二十郎當那會兒,看成功人士的傳記會特別留意看人家的年齡,一看到馬克思30歲寫《共產黨宣言》,黃仁宇快40 了還在美國的飯館里給人家打工,就感到來日方長自己好好努力就會大有作為;回到現實中一看,丁磊、張朝陽之流青春痘還沒褪盡就有了百萬身價,登時臉熱心灰覺出生活的殘酷,要是正在吃飯可能都覺不出香來。一過三十,就先學會給自己找借口了,就算看見韓寒在電視里拿終身成就獎也能安之若素,實在沒辦法!在《福布斯》上中國富人榜的大佬里有一半都比自己年輕,還有更新更嫩的名字每天跟飛刀似的往耳朵里灌往眼里扎。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要是臉皮和心臟的厚度不夠發達,誰能日復一日地接受這種刺激?
錢鐘書說,一個近30的女人,對于十八九歲小少女的相貌還肯說好,對于二十三四的“老”少女,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比起女人來,30歲的男人要尷尬得多,領導見面打招呼還是叫“小趙”“小劉”,實習生則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個“老師”。這時候談人論事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口德:批判老輩顯得自己實力不足心懷嫉妒,而且保不齊那些老俗物的現在就是自己的明天;呵斥小的分明是量不容人以強凌弱,而且焉知自己看不慣的正是將要引領時代的新潮?
遙想三張前,可以刺青割腕可以破衣爛衫,可以賭氣辭職四處借宿也可以念著某女孩的名字醉臥街頭。總之,做事越荒唐,越顯得青春殘酷不茍世俗,以為這就算是真我的風采了。一不小心混到30,打開雜志一看,精致的銅版紙上,當月的風采先生盡是些西裝革履油光水滑的家伙,一臉春風得意的微笑,滿紙虛頭八腦的格調,感覺被社會給騙了。要說那些干媒體的也真不厚道,自己連平時打車都要看富康還是夏利,為幾張盜版碟也會討價還價。一到辦雜志搞選題不是坐公務艙出游指南就是風情無邊物質女郎。
最損的是有一家雜志列出“男人30歲之前必須完成的 18件事情”,如果單是“打過架”“做過愛”“身懷謀生的專業技能”之類也就罷了,問題是像“必須懂兩三門外語”“必須擁有6塊腹肌”這樣“高難”的條目居然也列入其中,這可就有欺負人的意思了——憑什么呀?一邊諄諄告誡中年男人要解除壓力和焦慮,一邊以勵志為幌子這么跟我們30歲的男人過不去?
有一次看見高曉松在電視上說,上學時,看到那些油頭粉面腆著肚子開車在校門口接女生的中年男人,就打心眼兒里不待見,互相約定以后說什么也不能成為這樣的人。一晃到了30,發現除了不會開車接女生,其他都跟人家一樣。說這話時的高曉松正過著家有嬌妻名利雙收的生活,不久他離婚了,窮得叮當響,又開始在電視上感悟人生談他怎樣砸鍋賣鐵重新開始。忽然有些難過,都說30的男人一朵花,沒想想花兒有今天靠的啥?
來來往往,匆匆忙忙,不知道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你上班,盡管煩死了上司和同事,但那是你的飯碗,只能讓自己乖乖就范;你動情,然后想到“又能怎樣呢”,就讓自己靜下心來,于是就淡定了。《英雄本色》里小馬揪住豪哥的衣襟大喊:“你看看你自己,現在活得像個什么樣子?!”什么樣子呢?以前你可以整夜流連在色情網站上,現在卻連偶爾放縱一下的激情都沒有了。有老婆的會把工作忙壓力大當借口,覺得反正自己不會得ED也不急這一夜;沒結婚的開始把成本和收益作為擇偶時的先決條件,年輕漂亮的自己奉陪不起,年齡大的又擔心色衰愛弛。既不想傷害別人又舍不得全心付出,反復衡量斤斤計較,在漫漫長夜里獨自煎熬。驀然想起施耐庵曾說過:“人生三十未娶,不應再娶”。不由打了個寒噤,好日子還沒開始,不會讓風流竟被雨打風吹去了吧?
影片《男人四十》里,面對引誘自己出軌的女學生,張學友疲憊地靠在車窗上感嘆,人生就是考不完的聯考。女生說,你要學會給自己放假。對于30歲的男人來說,也許大考才剛剛開始,而假期還遙遙無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