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采訪過程中,我走訪了近十家醫院的婦產科,見過十幾位婦科男大夫,其中包括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著名專家李寶森、總醫院婦科主任岳天孚、老專家張世偉等婦科專家,采訪了數名律師、法學專家,也接觸了大量的患者和患者的丈夫。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婦產科里的男大夫并不侵犯患者的人身權、隱私權。
然而,婦產科男大夫的工作并不為所有人都接受。幾乎每一位男大夫,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遭遇過病人的拒絕。有的甚至挨過踢、挨過罵、挨過耳光。有一次,我問一個男大夫,問他在婦產科做大夫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令我吃驚———“受歧視”。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
然而事實是,每一位婦產科男大夫都被同事、朋友開過玩笑。自己從事的職業給他們帶來或多或少的壓力。
有人說,這種壓力來自偏見,是人們腦中殘留的封建傳統觀念在作怪。
我同意這種觀點。在調查中,我發現年輕的女性患者往往能夠接受男大夫,反而是有一部分上了年紀的患者對男大夫檢查自己的身體非常排斥。一位有切身體會的婦產科男大夫告訴我: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她越能接受我們。
我還清楚地記得岳天孚主任醫師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關鍵是你有沒有把患者看作一個人,看作一個女人。”
是的,女性的心理、情感、身體健康是需要去愛護和尊重的。
在一家小醫院的婦科門診里,我見到醫生在給病人做檢查時說話很生硬,口氣一律都是命令式的。女性在走進婦科門診的那一刻,心理上就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壓力。這個時候的她所要承擔的是男性和身體健康的人所無法想象的重負。
也許,只要稍做改進,她們就會舒服一些。
有的門診部是將幾張檢查床放在一起而中間沒有隔離的;有的門診在檢查區與辦公區之間只隔著一小塊布簾。
是不是可以布置得更溫馨一些?檢查用過的一次性器具能不能不丟在明處,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隔擋病人身體的布簾能不能再大一些,或換成屏風?醫生對待患者的態度能不能更溫和一些?當產婦在病房喂奶時,其他患者的丈夫是不是該回避或是單獨給母親們設計一個哺乳室。
這都是對患者的尊重,對女性的關愛。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