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前列腺炎 陽痿 早泄 精子精液 陰囊濕疹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囊腫 附睪炎 隱睪癥 勃起障礙 尿頻尿急尿痛 腹有詩書 名言語錄 |
據美國《國際日報》報道,去年,張氏(Frank Chang)用于非手術性美容療程的費用是1500元。今年,這位35歲的美華裔男子計劃再下一城。張氏說:“我正計劃割雙眼皮,而使我卻步的唯一理由是手術帶來的痛楚。”張氏表示,如手術效果令他滿意,只要是不有害于身體,他不介意繼續接受美容式整容手術。
其實,張氏只是其中一員,現在有愈來愈多亞美裔男性愿意突破文化障礙,透過整容手術改善外貌。專家認為,驅使男性接觸整容手術的兩大成因是:要在愈趨年輕化的就業市場中增加競爭力;其次是,吸引可發展感情關系的伴侶。
近年,接受整容手術的少數族裔普遍增多,當中增長最快的就是亞裔小區。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生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提供的數據顯示,亞裔于2008年一共進行了866000項整容手術,較2000年時統計的增加了290%。與此同時,非裔只增加了145%,拉美裔則增加了239%。
盡管女性接受整容手術的機會率比男性高出十倍,整容外科醫生發現,有愈來愈多亞裔男性愿意尋求整容協助,尤其是踏入中年的亞裔男性。
擁有16年臨床經驗的華裔整容外科醫生孫國鼎在洛杉磯擁有大量亞裔客人。他說:“5年前,我的亞裔顧客中,只有5%是男性,現在卻增長到10%。”他還指出,其中六成是40歲以上。“這現象在這一至兩年尤其明顯。”孫醫生補充道。
同時,于舊金山執業的韓裔整容外科醫生李氏(Charles K. Lee)也注意到亞裔男性尋求整容的新趨勢。他說:“3年前,我的顧客以年輕亞裔男性居多,現時卻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其實,李醫生以往亦曾替較年長的亞裔男性動手術,但多基于實際需要,如切除有礙視野的多余眼皮等。可是,他卻發現新來的客人多為“外貌”而接受手術。他解釋說:“接近40歲或以上的男性力圖在職場上競爭,因此希望自己看起來有用。”他更發現,不少中年亞裔男性介意被其它人,尤其是工作伙伴,形容他們“看起來很疲倦”。
事實上,根據2008年美國美容及重塑整容學院的會員研究(2008 American Academy of Facial Plast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Membership Study)顯示, 75%的整容外科醫生認同現時有更多人為保持職場競爭力而整容。
孫醫生深一層解釋說,由于亞裔男性在其文化中擔任的家庭角色較重,因此在保持職場競爭力上倍感壓力。他說:“男性在其文化中的角色愈強,他們需要保持競爭力的壓力就愈大。”孫醫生還定期為亞裔企業家雜志Vivid撰寫有關美容及健康專欄。
這就是為什么注射肉毒桿菌、緊致肌膚、消除眼袋、抽脂和植發等抗衰老美容療程及手術特別受中年亞裔男性歡迎。
除保持競爭力外,孫醫生認為隨著亞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加上全球亞裔對國際經濟影響力不斷遞增,亞裔男性已建立了一個自信的新形象,并希望一直保持,這就是是亞裔男性尋求整容的另一個原因。他說:“現在不比20年前,亞裔的自信心已大增,他們希望繼續保持。”
社會地位提高亦讓亞裔男性覓得高薪工作和增加收入,讓他們有余錢投資在自己身上,特別是事業有成的中年男性。根據李醫生觀察所得,亞裔男性通常在非手術美容療程上花費200元至2000元,而在整容手術上則花費2000元至15000元不等。
其實,亞裔男性尋求整容的原因也可以很簡單,他們希望使外表更吸引,從而覓得感情對象。張氏(Frank Chang)就大方承認自己整容是為了增加交友機會。他說:“我剛離開了一段感情,因此希望維持最佳狀態。”況且,張氏是一名成功的生產商,因此沒必要增加職場競爭力。
孫醫生也形容,與伴侶年齡有差距的亞裔男性亦會透過整容讓自己看起來與年輕的妻子更合襯。此外,還有其它原因驅使亞裔男性接受整容,包括社會接受度,整容療程和手術愈趨安全、低價和痛楚能減少。
雖然亞裔男性已逐漸擺脫整容禁忌,但對中年或以上的男性來說,仍然是難于啟齒的話題。《切至核心:探討手術道德》的合著者唐教授(Rosemarie Tong)解釋道,性別,族裔和年齡均是中年亞裔男性抗拒談論整容的原因。
唐氏說,男人普遍排斥“承認自己外表非自然”,而一向看重私隱的亞裔文化,加上年長一代對自己身體持保守觀念,也是導致他們沉默的原因。唐氏說:“年輕一代認為,我的身體我作主,年長一代則認為身體是天賦的。”
盡管如此,此觀念將逐漸改變,因為亞裔男性正采取更主動的態度。舊金山越裔整容外科醫生黎氏形容亞裔男性較其它客人緊張手術效果,也較喜歡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