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臨床調查顯示,很多患者常采用藥物治療脫肛,但是,需要提醒每位患者的是,千萬不要盲目擅自用藥或進行不科學的治療延誤病情,應及時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進行對癥治療。那么,脫肛吃什么藥呢?下面就讓康網(wǎng)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脫肛吃什么藥?
中醫(yī)認為脫肛多因人體氣血不足、中氣下陷或濕熱下注、久瀉下痢,以致直腸不能收攝固澀。如《諸病源候論》說:“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多固利久腸虛冷所為。”按中醫(yī)理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理,治療脫肛可以用收斂藥物治標,用補氣藥物治本。下面有三個小驗方,脫肛患者可以一試:
第一、 內服治標:枳殼10克,升麻8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日煎服,一日兩次。補氣固脫。
第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勻。用麻油調成50%濃度的膏藥。睡覺前將藥膏涂抹于肛門上,然后用手輕輕地將肛門脫回,再用消毒紗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藥效果最好,如果較為嚴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第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礬各50克,水煎,待溫坐盆,先熏后洗肛門,每次20-30分鐘,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專家強調: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兩種外用方,待脫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藥。
擴展閱讀:脫肛的臨床癥狀:
1、潮濕:肛門括約肌松弛,收縮無力,常有粘液流出,以致肛門潮濕,弄臟衣物,嚴重時刺激肛周皮膚會引起瘙癢等癥狀。
2、嵌頓:直腸脫出未能及時復位,造成嵌頓,患者疼痛不已,此時應該立刻采取治療,否則引起更加嚴重的后果。
3、墜脹:由于直腸套疊,壓迫肛門,患者會感到肛門墜脹,有的甚至還感覺股部和腰骶部瘓脹。
4、出血:一般無出血癥狀,偶爾大便干燥,用力排出擦傷粘膜,糞便帶血或者手紙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