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約60%的家長不刻意選擇符合孩子性別的衣物,80%的家長會帶孩子進入異性公廁。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萍說,家長把孩子帶入異性公廁,這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但這是對孩子人際關系界限觀念的忽略。
大人們可能不了解,在這樣特定的場所,孩子會感覺不舒服。當然,有很多客觀原因。比如媽媽帶著兒子外出,這時安全就是第一要素了。但希望家長們能做到,在孩子4歲以前,盡量減少帶孩子進入異性廁所或更衣室。
4歲之后,就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避免帶孩子進入異性公廁了。獨立性較強的孩子,可讓孩子自己去廁所,當然前提是必須告訴注意事項,怎樣保護自己等。
家長的觀念很重要,首先不管孩子多大,都應把他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在計劃任何一項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各方面問題,包括外出前想想上廁所的問題怎么解決。同時,家長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父母是兒童啟蒙教育的第一位老師
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在家庭中主要取決于父母對性的態度和日常言談舉止,雙親要盡量花同樣多的時間接觸孩子,統一教育方式,讓孩子同時攝取雙親氣質中的良好方面,促進孩子性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 端正思想,讓兒童正常進入性角色
性角色是指男女兩性在社會學上的差異,兒童性教育的最初任務是讓他們正常進入性的社會角色,也就是完成“性別自認”的過程,通常認為5歲以前是實現這一認識過程的關鍵期。家長在為孩子取名、著裝、配備生活用品以及選擇玩具上都要有鮮明的性別差異,以免孩子從小對自己和別人造成“性朦朧”意識……
(二) 注意糾正兒童的不良習慣
如果發現有的兒童自覺或不自覺地觸摸自己的外生殖器,喜歡看同伴洗澡或入廁,甚至裸露自己的會陰部等,父母不要表現出過于強烈的反應,正確的做法是以物品或活動及時轉移兒童的注意力,或者以其他合理化的解釋自然坦率、實事求是地說服兒童,幫助其逐步糾正不良習慣……
(三) 科學引導,消除兒童對性的神秘感
1.科學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性問題,當孩子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時,父母應當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和方式,自然坦率地予以解答和引導,進行正確的性啟蒙教育,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滿足……
自由探索自己的身體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開端,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認識全身器官時,要選擇良好的時機(比如洗澡、睡前、換衣服時等),很自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不要有意識地避開性器官。要讓孩子認識到性器官與眼睛、鼻子、嘴巴、手、腳等人體其他器官一樣,分別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它們并不神秘……
學者:性別意識要早培養
在對待大孩子分浴、分廁問題上,很多父母都認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過早地談性別意識反而對孩子成長不利,所以他們普遍否定兒童有性心理問題。有的父母則認為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長大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對兒童性問題閉口不談或聽之任之的父母占了大多數。
其實,市婦幼保健院的兒保專家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幼兒樂于被人撫摸、摟抱、親吻等,這其中有相當成分帶有本能的性色彩。兒童的性意識在2歲開始萌芽、3歲左右性別認識雛形形成。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其開放度越來越大。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的性意識逐步提前。這種意識的提前,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影響。
如果兒童在一種性別含混、模糊的生活環境下成長,會在成人后引發性心理障礙、性扭曲等問題。孩子的性別模糊還可能發展成“異裝癖”、“同性戀”甚至性變態。一個人能夠正確識別自己的性角色,對他個人的成長、發展都會起到很大作用。對性持錯誤態度,會嚴重影響性格的發展和人際交往,性格孤僻,難以合群,從而影響智力的開發。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