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檢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懷孕中期 懷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產后恢復 營養飲食 |
![]() |
護理保健 母乳喂養 |
![]() |
1-3月寶寶 | 4-6月大寶寶 7-9月寶寶 | 10-12月寶寶 |
![]() |
1-2歲寶寶 2-3歲寶寶 |
![]() |
學齡前 少 兒 |
9肺炎
肺炎依致病因可分為細菌、病毒感染兩大類。早產兒或小于一歲的嬰幼兒較常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較大一點的學齡或學齡前孩童,以霉漿菌或肺炎雙球菌感染為主。
癥狀
患者大都是先有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的癥狀,接著開始發燒、呼吸很喘、活動力下降、胃口不好、疲倦。較大的孩子嚴重時可能有呼吸困難、胸痛以及腹痛的癥狀。
緊急處理
家長應采取合適的發燒處理后,立即帶孩子就醫。
治療方式
一般病毒性肺炎,
只要給予一些癥狀治療藥物及呼吸輔助療法即可,抗生素使用并無法縮短療程,而細菌
性肺炎就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療。此外,對于痰多吸呼窘迫的孩子,會在住院中使用蒸氣噴霧吸入、氧氣罩治療。而不需住院者,家長應學會正確的胸腔拍痰的方法,在家中藉由拍痰來改善孩子的癥狀。
居家照顧
1.嬰幼兒多半不會自己咳痰出來,為免痰液沉積,造成咳嗽以及食欲變差的情形,建議家長在小朋友進食前1小時,或進食后2小時幫忙拍痰。即將手掌并攏呈杯狀,手心向下扣擊患者背部,避開腎臟以及脊椎部。每天至少拍4次,每次約10~15分鐘。
2.孩子已感染肺炎,最好和其他家人隔離,也不要到學校去。
3.居家照護時,家長應觀察孩子咳嗽有無改善、愿不愿意進食、是否有胸凹的情形。
4.多補充水分亦有助痰液排出。避免油炸、刺激性飲食。
10溺水
炎炎夏日,家長常帶孩子到河邊戲水,但稍不留意,幼兒就可能會發生溺水意外。溺水對身體的傷害,在于過多水量進入了不該進入的呼吸系統中(如氣管、肺部),使喉部為了阻止外物進入氣管和肺里,出現緊縮痙攣,此反應會阻塞空氣進入肺中,讓身體因缺氧而產生窒息的現象:另一種狀況是水直接且大量的進入氣管和肺里,導致身體的缺氧窒息。
萬芳醫院急診小兒科主治醫師楊耀舜表示,雖然家中的澡盆、浴缸遠沒有外面游泳池大,但是只要有蓄水的地方就有讓嬰幼兒發生溺水的機會,甚至只要短短數秒,就有溺斃的可能。最近更發生幼兒溺水的地方是門前的地下污水管,因為爺爺奶奶照顧幼兒時,家里門開著,小孩也因為在附近玩耍,一個失去重心,整個頭就栽進地下污水管,就因施工單位無人看管,而任地下污水蓋子打開。
癥狀
溺水意外是突發的,并不會有任何征兆,溺水后可透過癥狀來觀察孩子狀況,如果孩子呼吸正常且順暢,膚色也沒太大變化,脈搏仍維持正常,表示受傷程度不大,只要將干毯包裹住孩子身體,立即送醫即可。
假如孩子的呼吸微弱、體溫下降、膚色蒼白、心跳脈搏變慢,代表他的生命征象微弱,必須馬上進行急救處理。此時可給予孩子一些刺激,像是用手捏他的手掌或腳底板使其哭泣,如果哭出來就表示孩子呼吸沒有問題,但仍應立刻送他到醫院檢查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表示,最嚴重的狀況是孩子溺水后沒有呼吸現象,各方面征象都很弱,這時孩子的生命已漸漸消失,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與心臟按摩,企求挽回生命。
緊急處理
溺水后應先維持血壓、心跳與呼吸,并注意其電解質是否平衡。陳中明表示,溺水會造成缺氧,為了不讓后續造成更大的傷害,應審慎評估孩子的腦部、心臟、腎臟、肝臟等功能是否正常,并使用支持性療法。楊耀舜則說,溺水后應立即進行急救動作,而咸水和淡水所出現的并發癥不同,因咸水鹽分高,溺水時肺水腫狀況會較為嚴重,身體的電解質也會變得不平衡,一旦發生溺水務必馬上急救,錯過了黃金期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肺水腫,甚至成為植物人或是死亡。
家長可做的預防
溺水發生地點不一定是在戶外水域及游泳池,幼兒在家中浴缸與馬桶發生溺斃的意外事件也時有報導。另外,洗澡時不要讓幼兒玩潛水玩具,水的高度也不要超過孩子肚臍的位置,更不可將幼兒單獨留在浴室內,而馬桶使用完要把蓋子蓋上,以免幼兒意外滑落。此外,當家長帶孩子出游戲水時,要注意戲水地點的安全標示,且不可讓孩子獨自玩水,或是讓他離開大人的視線范圍。如住家附近有施工單位,務必加蓋或將施工處圍起來,避免不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