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檢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懷孕中期 懷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產后恢復 營養(yǎng)飲食 |
![]() |
護理保健 母乳喂養(yǎng) |
![]() |
1-3月寶寶 | 4-6月大寶寶 7-9月寶寶 | 10-12月寶寶 |
![]() |
1-2歲寶寶 2-3歲寶寶 |
![]() |
學齡前 少 兒 |
今天是第十一次全國愛耳日,宣傳口號為:預防聽力損傷享受健康人生。記者日前從南京各大醫(yī)院的耳鼻喉科了解到,隨著新鮮事物的不斷出現,而很多看似時尚的生活習慣卻在損傷著我們的聽力。
煲“電話粥”煲出耳聾
陸榮(化名)是南京仙林大學城一所大學的大二本科生,前不久回校的途中遇到了與自己同在一個大學城上學的李菲(化名),二人一見如故,回到學校后不久就產生了戀愛關系。雖然同在一個大學城,但是二人卻不在一個學校。每次到臨別的時候,二人總是依依不舍,雖然辦了“親情號碼”,但是煲“電話粥”的時間卻越來越長,一談就是兩個多小時。前幾天他的耳朵一下子什么也聽不見了,來到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后才知患了突發(fā)性耳聾。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楊明指出,近幾年像陸榮這樣的年輕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越來越多,他們認為使用手機耳塞音量很小,不會對耳朵有傷害,可耳塞把聲音全部送進耳朵里,能量集中釋放,長時間使用,會造成不可恢復性聽力損傷。臨床上,這種情況的患病率達20%。
耳朵成最累的五官
楊主任介紹說,現在年輕人的耳朵是非常受累的五官之一,比如上班聽MP3、玩手機,下班泡吧,晚上回家還戴著耳機打游戲,可以說耳朵幾乎12小時是處在噪音中,這樣的生活方式將引發(fā)“噪音性耳聾”。人耳所能承受的最大音量是90分貝(嘈雜酒吧環(huán)境聲音)。當耳邊突然出現100分貝以上的噪聲時,就有可能瞬間造成鼓膜穿孔出血,喪失聽力。聽力損害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如果長期接觸噪音,盡管每次時間很短,也會造成聽力下降。
少帶孩子去電影院
楊明主任指出,經常光顧電影院成為當今年輕人的時尚休閑方式之一,但是影院音響的震撼效果會嚴重損害人的聽力,特別是兒童。如今在電影院那些賣座的大片中,很多注重震撼的音響效果,噪音的水平足以對聽力造成嚴重、持久的損害。一般來說,噪音水平在85分貝以下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些商業(yè)性影片的噪音水平平均可達88分貝,甚至是95分貝。
專家建議如果周圍環(huán)境超過了85分貝,則人們最好使用聽力防護裝置。此外,由于兒童的鼓膜相對脆弱,家長要盡量少帶兒童去影院,以免損傷兒童的聽力。
喂奶“喂傷”耳朵
出生才1個多月的小寶寶佳佳,最近哭鬧不止,剛好是42天體檢,醫(yī)生在佳佳體檢中發(fā)現她居然患上了嚴重的中耳炎。“經常躺著喂奶,而且孩子經常溢奶,初步判斷應該是因此引發(fā)的中耳炎。”喂奶也會喂出中耳炎,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然而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吳興香醫(yī)師說,在門診中就經常碰到這樣的“寶寶”級患者,因為不能訴說,小患者更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
吳醫(yī)師說,當嬰兒吐奶或嗆奶時,細菌便很容易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給嬰兒哺乳時應把嬰兒抱起來,取半臥位,避免嬰兒來不及吞咽致奶水誤入咽鼓管;用奶瓶喂奶時,奶瓶不宜舉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奶水誤吸入氣管或者順著咽鼓管流到中耳,就可造成中耳炎、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引起窒息,造成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威脅生命。
聽力障礙3歲前治療
“新生兒及嬰幼兒聽力障礙需要盡早干預,聽力障礙治療的最佳時機是3歲前。”省耳科疾病與聽力障礙診治中心主任卜行寬教授介紹說。如果嬰幼兒對突發(fā)的大聲無驚跳或眨眼反射,3-6月嬰兒在有聲音時并不停止哭鬧或活動,9-12月的嬰兒頭仍不會轉向說話,2歲仍不會講兩個字以上的詞語,父母就應該引起注意。
聽力有問題寶寶不少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張兢兢醫(yī)師介紹,目前已有先進的基因檢測方法可以判斷孩子是否會有耳聾傾向,并提早進行預防、治療。2009年,他們曾對19例耳聾基因檢測結果發(fā)現,6例呈陽性,也就是說如果生下這6個寶寶,他們注定是耳聾者。
該院兒科負責出生后寶寶聽力篩查的許倩照醫(yī)生則介紹,在2009年該院聽力篩查的8720例寶寶中,篩查一次未過的有1191例,二次篩查沒能過關有96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