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檢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懷孕中期 懷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產后恢復 營養飲食 |
![]() |
護理保健 母乳喂養 |
![]() |
1-3月寶寶 | 4-6月大寶寶 7-9月寶寶 | 10-12月寶寶 |
![]() |
1-2歲寶寶 2-3歲寶寶 |
![]() |
學齡前 少 兒 |
研究顯示:寶寶在媽媽肚子里16周起,就逐漸具有觸覺、味覺、嗅覺;18周,開始具備視覺、聽覺;26周,已發展出潛意識、意識與人格;30周,就擁有學習、記憶能力;到36周,胎兒的大腦皮質已發育完全。由此可知寶寶在媽咪肚子里時,就可以慢慢感受這個世界,并對外在環境產生反應。 其實當受精卵形成后,媽咪生理或心理上的變化都會刺激寶寶的身心發育,對寶寶產生有利或有害的影響,這也是胎教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亦有許多研究表示,經過胎教的寶寶出生后情緒較穩定、適應力較強;對于陌生環境較易產生好奇心;記憶力較同年齡的小孩來得好;語言和活動能力發展早;且個性較活潑、喜歡與他人接觸,種種優點讓胎教越來越受重視,所以身為爸媽的你,也應該從現在開始重視胎教,以全面開發寶寶一生受用的智慧與能力。
懷孕前的準備
「婚前健康檢查」可了解男女雙方的健康狀況,同時能檢驗出遺傳性疾病,為下一代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準備懷孕前先要做好身心評估、生活環境的調整、并排除疾病及環境的危險性。
懷孕2~3個月
除心理準備外,需注意媽咪的飲食營養,多攝取新鮮的蔬菜水果、遠離煙酒、避免各種感染和用藥,并保持愉快的情緒及正向思考的態度。且爸媽應具備生男生女一樣好的觀念,不該對胎兒性別有特殊期待。
懷孕4~5個月
媽咪在四個月時可以多閱讀胎教書籍、多看可愛寶寶的圖片,并進行冥想、瑜伽等想象訓練課程,以幫助身體放松。
16周以后,胎兒已具備觸覺、味覺、嗅覺能力,建議爸媽可一同欣賞令人心曠神怡的音樂、溫柔地和寶寶聊天、呼喚寶寶的小名、撫摸腹部,讓寶寶感受到爸媽對他的愛。
懷孕6~7個月
懷孕6個月之后,胎動更加活躍!媽咪除了要持續和寶寶對話、聽胎教音樂之外,也可以講述故事給寶寶聽!
懷孕8個月
可以開始閱讀一些簡單的繪本,幫寶寶介紹生活上接觸的到的東西,像是花、鳥、車子等等。
懷孕9~10個月
愈接近生產日期,和寶寶的溝通更加緊密!媽咪可以試著告訴寶寶,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情。若遇到胎動較激烈時,爸媽也要試著安撫寶寶,請寶寶乖乖的長大!
以下即介紹六種常見的胎教法,提供爸媽參考:
*音樂胎教法
孕期16周之后,媽咪可每日進行1次~2次,15至20分鐘的音樂胎教。一般于睡前較適合,且音源應距離媽咪1~2米左右,音響強度控制在65分貝~70分貝;亦可使用胎教傳聲器,直接放在孕婦腹部靠近胎兒頭部的位置,音量控制在成人隔著手掌可聽見傳聲器中的音響強度。千萬不能將收音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此時胎兒的耳蝸雖發育趨于成熟,但若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仍會受到損傷。
而胎教音樂的選擇,節奏宜平緩、柔美,不帶歌詞。切記音樂節奏不能過快、音量不宜太大;音域不宜過高;且不能有突然的巨響,這樣才能避免讓寶寶受到過大的刺激。
近來許多學者主張由媽咪或爸爸哼唱音樂給寶寶聽,因為哼唱過程中,媽咪與胎兒的情緒同步,且媽咪的聲音更純凈自然,可以減少播放音源的雜音和干擾;而父親的低頻聲音則較容易穿過腹壁被寶寶接受。
*對話胎教法
各國的胎教研究似乎都可以證實對話胎教的功效,若父母在孕期間常與寶寶聊天,寶寶日后的語言或智力發育較佳。
懷孕18-20周時,胎兒已逐漸具備聽覺功能。媽咪的聲音可以傳遞給寶寶,且胸腔的振動對胎兒也會產生影響,所以孕婦要特別注意自己說話的音調、語氣和用詞,同時爸爸也應一同參與,因為男性的低音較易傳入子宮內,不僅可帶給寶寶正面良善的刺激,還能增加夫妻感情,把父母的愛共同傳遞給胎兒,對胎兒的情感發育有莫大幫助。但對話的內容不宜太復雜,最好在一段時間內反復一兩句話,以加深寶寶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