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食道癌治療方法有很多,每種治療都有一種方案,食道癌的放療方案也是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治療手段之一。那么,食道癌放療的方案是什么呢?下面就讓康網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食道癌放療的方案
頸段和上胸段食道癌手術的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高,而放療損傷小,療效優于手術,應以放療為首選,食道癌放射治療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兩大類。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內放射、術前放射和術后放射。
凡患者全身狀況尚可、能進半流質或順利進流質飲食、胸段食道癌而無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無氣管侵犯、無食道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長度<7 -8cm而無內科禁忌證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療。其他患者則可進行旨在緩解食道梗阻、改善進食困難、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姑息性放療。
放療源的選擇可采取以下原則:頸段及上胸段食道癌選用仞Co或4-8MVX線;中胸及下胸段食道癌選用18MV或18MV以上X線照射,也可選用仞Co遠距離外照射。根治性放療每周照射5次,每次1. 8 -2.0Gy,總劑量為60-70Gy門-8周。姑息性放療也盡量給予根治量或接近根治量。
術前放療主要適用于食道癌已有外侵,臨床估計單純手術切除有困難、腫瘤在放療后可部分退縮而獲得切除機會者。術前放療的劑量為30~70Gy/4 -8 周,放療后4 -6周再作手術切除。
對姑息性切除后腫瘤有殘留、術后病理檢查發現食道切端右痛潯涖、豐術切緣過于狹窄、腫瘤基本切除但臨床估計可能有亞臨床病灶殘留者,應進行術后放療,以提高5年生存率。術后放療劑量為50 -70Gyo 近有學者建議采用食道癌體外三野照射法、超分割分段放療,以及采用食道腔內近距離放療,以減少肺組織及脊髓所受的放射劑量而減輕放射損傷,提高放療的療效。
擴展閱讀:食道癌放療毒副作用
1、全身癥狀:惡心、嘔吐、腹瀉、灼痛、上腹飽脹和疲倦、脫發、脫皮、虛弱等癥狀的出現。
2、 血液癥狀:食道癌患者在放療期間,體內的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有可能會降低。而這些血細胞可幫助人體抵抗感染和預防出血。如果食道癌患者的血液檢查顯示放療降低了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治療會暫緩一周,以便增加病人的血細胞數量。
3、疲勞感:食道癌患者放療期間,機體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來進行自我康復。而疾病帶來的壓力,每天往返治療以及放射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都會導致疲勞。大多數食道癌患者在放療進行幾個星期后都會感到疲倦,而且隨著放療的持續進行會更感疲勞。但是,一旦食道癌患者放療結束,患者的虛弱和疲勞也會隨之逐漸消失。放療期間,食道癌病人應少做一些事。如果你感到疲勞,那么在空閑時就要少活動、多休息。晚上早睡覺,白天有可能也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