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對于食道癌患者采取外科手術治療是非常常見并且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那么如果要對患者采取食道癌外科手術治療又應當符合什么條件才能采用這種方式呢?
外科治療食管癌的適應證,除了病期不能晚于Ⅲ期,T分級最好在T4以前外,還要考慮三個主要問題。首先是病人營養狀況,食管癌病人由于長期進行性吞咽困難,一般代謝呈負平衡,表現為消瘦明顯,體重下降。更由于強迫性偏食,所以不僅有低蛋白血癥,其他營養成分,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等都處于缺乏狀態。這些情況對病人的心血管系統有壞影響,削弱病人抗感染能力和傷口(包括吻合口)愈合能力,必須在術前妥善糾正。
其次是有關病人的心肺功能,低肺功能病人術后發生肺部并發癥的可能大增,而食管癌患者以50歲以上老年居多,常伴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導致功能低下的疾患。雖然肺功能指標名目繁多,臨床最有參考價值的是第一秒末努力呼氣量FEV1,理想值是超過估計的75%,此種病人適于手術。低于75%,高于50%時,手術需慎重考慮。如低于50%,則一般屬手術禁忌,但也不是絕對的。
至于心臟功能問題,除了半年內無心絞痛或心力衰竭發作外,簡單的提問�?刹露瘸龃蟾艃洌绮∪四軌虺K俨叫卸锏鼗虿煌nD地攀登三層樓,心臟儲備應能承受手術的負擔。放射核素血池掃描靜息時左心室射出量應該高于40%,運動后應該有所增加。如果低于40%或運動后不增加,則提示需進一步作冠狀動脈造影或是心室造影。
最后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究竟食管癌病人手術治療最老年齡限度是多少,過去常常規定為70歲。現在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70歲以上老人已普通常見。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手術危險性也相應增大,資料表明75歲以后與手術相關的死亡率曲線變陡。超過75歲的老人食管癌病例,應該多考慮減狀姑息手術而不是爭取治愈施行根治性手術。因為姑息切除的療效優于放療或腔內置管。但超過80歲后切除手術危險太大,對這類病人改用其他姑息方法為妥。
對于食道癌患者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的方式,對于患者的身體狀況往往要求比較高,對于某些條件不合適的患者往往不能采取這種方式,但是也請不適合的患者不要氣餒,還有很多的其他方式可以幫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