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度近視加弱視能做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嗎? 近視眼的手術治療 近視眼手術治療適應癥:年齡滿18歲以上;近視屈光度2.50D或以上;戴鏡矯正視力正常;有摘掉眼鏡的需求;角膜無活動性病變或圓錐角膜;無糖尿病史……
近視眼的手術治療 近視眼手術治療適應癥:年齡滿18歲以上;近視屈光度2.50D或以上;戴鏡矯正視力正常;有摘掉眼鏡的需求;角膜無活動性病變或圓錐角膜;無糖尿病史或膠原性疾病。 如前所述,近視眼可以用針灸、藥物等方法治療,但是比較確實可靠的治療方法仍為配戴近視眼鏡。但是,無論是配戴框架式眼鏡還是配戴隱形眼鏡又都有這樣或那樣難以克服的不足。能否用手術的方法來矯正視力呢?進入20世紀80年代,世界一些先進發達的國家先后開展了近視眼的手術治療—放射狀角膜切開術,簡稱PRK。此手術方法起源于日本,后經前蘇聯 和美國等國家的眼科醫生在手術方法和儀器設備上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使放射狀角膜切開術的精確度有了極大提高,并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對20歲以上的青壯年的輕、中度近視的手術成功率在95%以上,對6.00D-10.00D的高度近視,絕大部分可以摘掉眼鏡,對10.00D以上的高度近視也能減低近視度數。對近視散光也有一定效果。放射狀角膜切開術為治療近視眼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我國近視眼手術開展的較晚,約在80年代中期,放射狀角膜切開術傳到我國后,便風靡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醫院紛紛披掛上陣,包括把俄羅斯的老外請來執刀。由于缺乏手術器械和臨床經驗不足,術后矯正視力不太理想,并發癥也多。近幾年,我國的一些大醫院已購買了國外先進的手術器械—金鉆石刀。這種刀不但鋒利,且刀刃菲薄(僅0.1毫微米),并有刻度顯示,可隨意調整切口深度。術后角膜瘢痕細,寬度及深度均勻,引起不規則散光的機會少。因此深受近視眼病人特別是高度近視眼病人的歡迎。 除放射狀角膜切開術外,國外還出現了許多手術治療近視眼的新方法,國內某些大醫院也相繼開展了這些手術。 (1)表層角膜鏡術:利用異體角膜,冷凍處理后在特制的機床上磨出不同的屈光度,然后在病人角膜的中央部分行板層分離,將特制的角膜鏡片嵌進角膜板層內,周圍縫合,達到矯正近視眼的目的。 (2)角膜磨削術:利用自己的角膜,從中央作板層切除,取下的角膜組織經低溫處理,使之硬化,并在精細的車床上按照需要磨削,達到需要的屈光度以后,再縫回原處。 (3)激光角膜切開術:利用準分子激光(波長為193毫微米)行放射狀角膜切開。使切口更加精細、準確、矯正效果更好,大大減少了手術并發癥。 (4)后鞏膜加固術:此手術是應用醫用的硅膠海綿、異體鞏膜或闊筋膜等作為保護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極部鞏膜,支撐眼球的后極部,阻止后極部的進行性擴張和眼軸進行性延長, 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近視眼的度數。同時,術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強脈絡膜和視網膜的血循環,興奮視細胞,活躍生物電,提高視敏度。此術適合于控制高度近視的眼軸進行性延長,尤以青少年高度近視眼球軸長超過26毫米、近視屈光度每年加深發展超過1.00D者有重要意義。 手術并發癥 近視眼手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度近視的戴鏡問題,也滿足了從事特殊職業的人工作的需要,受到了近視眼病人的歡迎。但是,手術無論多么的簡單、安全,也絕非萬無一失,況且,近視眼手術還不是一個十分成熟的手術,許多方面還需要提高和改進。目前主要的手術并發癥有: (1)術中角膜穿孔并發白內障和細菌性眼內炎; (2)角膜潰瘍,切口延遲愈合和角膜內皮損害; (3)術后瘢痕、上皮囊腫,造成不規則散光,嚴重影響視力; (4)殘留近視、屈光參差、散光或矯正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