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感冒 肺結(jié)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艾滋病職業(yè)暴露是指人員在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其他工作過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破損的皮膚或非胃腸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況。那么,艾滋病職業(yè)暴露如何處理呢?下面就讓康網(wǎng)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艾滋病職業(yè)暴露如何處理?
(1) 緊急局部處理
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如有傷口應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
受傷部位的消毒,傷口應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2%~0.5%的過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干凈。
(2) 對暴露者的處理
暴露者應暫時脫離工作崗位。
由專家對暴露級別進行評估,確定是否進行藥物預防,如有必要,應于24小時內(nèi)開始服藥并堅持完成整個過程。原則上,用藥越早越好,并采用聯(lián)合療法(二種或三種藥物)。
暴露者應于暴露后0、6周、12周、6月、12月進行血液檢測。
(3) 事故的報告和記錄
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和當?shù)丶膊】刂浦行膱蟾妗?/P>
查找事故原因,并對事故過程和處理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包括事故的發(fā)生時間、地點及經(jīng)過、暴露方式、損傷的具體部位、損傷的程度、接觸物的種類和含有HIV的情況、處理方法和處理經(jīng)過(包括現(xiàn)場專家和領導的活動)、詳細記錄用藥情況及首次用藥時間、藥物的毒副作用情況及用藥的依從性。
各事故處理單位在每年的7月5日和次年的1月5日前將上、下半年填寫的艾滋病職業(yè)暴露人員個案登記表報至本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的7月10日和次年的1月10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填寫本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職業(yè)暴露事故匯總表",報至本省(市、區(qū))衛(wèi)生廳(局)。抄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 保密:
無論重大事故還是小型事故,對事故涉及的職業(yè)暴露者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均應做好保密工作,每一個得到信息的機構(gòu)或個人均應嚴守秘密。
擴展閱讀: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源類型:
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分為輕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種類型。
1、經(jīng)檢驗,暴露源為艾滋病病毒陽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無臨床癥狀、CD4計數(shù)正常者,為輕度類型。
2、經(jīng)檢驗,暴露源為艾滋病病毒陽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臨床癥狀、CD4計數(shù)低者,為重度類型。
3、不能確定暴露源是否為艾滋病病毒陽性者,為暴露源不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