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水果營養 飲食知識 |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東地區。大家對小麥的基本了解就是它是可食用的農作物,其實它還有其他的作用,現在就讓康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與小麥相關的信息吧。
小麥簡介
小麥屬于禾本科的小麥屬,它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總產量第二、貿易額最多、營養價值最高的糧食作物之一。
全世界有43個國家,有35%-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要糧食。小麥子粒含有豐富的淀粉、較多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B,是一種營養豐富、經濟價值較高的商品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4年統計,全世界小麥收獲面積32.36億畝(1畝約為667平米),單產193.8千克/畝,總產6.27億噸,單產較高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西歐。
小麥的作用與功效
新麥性熱,陳麥性平。它可以除熱,止煩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補養肝氣,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懷孕。補養心氣,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將它煎熬成湯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殺蛔蟲,將陳麥煎成湯飲用,還可以止虛汗。將它燒成灰,用油調和,可涂治各種瘡及湯火灼傷。
主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治大人、小孩結核病虛熱,婦女勞熱。
小麥的營養價值
小麥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
擴展閱讀:藥用價值
金色小麥(16張)【中藥名】小麥(《神農本草經集注》)
【蒙藥名】 寶古代(《四部醫典》)
【別名】 浮小麥
【學名】 Triticum aestivum L. (禾本科)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20cm。葉鞘無毛;葉舌膜質,短小;葉片平展,條狀披針形,長10~20cm,寬5~10cm。穗狀花序圓柱形,直立,長5~10cm,寬約1cm,穗軸每節著生1枚小穗;小穗長約10cm,含3~5小芝,兩側鹺扁,側面向穗軸,無柄;穎卵形,近革質,中部具脊,頂端延伸成短尖頭或芒;外稃扁圓形,頂端無芒或具芒;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脊。穎果卵圓形或矩圓形,頂端具短毛,腹具縱溝,易與稃片分離。花果期7~9月。
【分布】 全世界廣泛栽培。中國北方各地均栽培。
【產地產量】 內蒙古各地栽培。產量極多。
【入藥部分】 秋季采收果穗,晾曬,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取成熟果實(小麥)、未成熟果實(浮小麥),曬干備用。
【藥材鑒別】 性狀 穎果長圓形,兩端略尖,長至6mm,直徑1.5~2.5mm。表面淺黃棕色或黃色,稍皺縮,腹面中央有一縱行深溝,頂端具黃白色柔毛。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弱,味淡。商品有時帶有未脫凈的穎片及稃,穎片革質,具銳脊,頂端尖突;外稃膜質,頂端有芒,內稃厚紙質,無芒。
【鑒別】穎果橫切面:果皮與種皮愈合。果皮表皮細胞一列,壁較厚,平周壁尤甚;果皮中層細胞數列,壁較厚;橫細胞一列,與果皮表皮及中層細胞垂直交錯排列,有紋孔;有時在橫細胞層下可見管細胞。種皮棕黃色,細胞頹廢皺縮,內為珠心殘余,細胞類方形,隱約可見層狀紋理。內胚乳最外層為糊粉層,其余為富含淀粉粒的薄壁細胞。
果實粉末白色,有黃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淀粉粒主為扁平的圓形、橢圓形或圓三角狀,直徑30~40μm,側面觀呈雙透鏡狀、貝殼狀,寬11~19μm,兩端稍尖或鈍圓,臍點裂縫狀,復粒少數,由2~4或多分粒組成。橫細胞成片,細長柱形,長38~232μm,直徑6~21μm,壁含珠狀增厚。果皮表皮細胞類長方形或長多角形,長64~216μm,直徑16~42μm,壁念珠狀增厚。果皮中層細胞細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壁念珠狀增厚。非腺毛單細胞,長43~950μm,直徑11~29μm,壁厚5~11μm。
【化學成分】 幼苗中含有Apigenin—di—C—acylglycosides,這種新甙之一是Sinapyl一8一D—galactosyl一6一C一arabinosylapigenin。此外,還含有Vicenin—1.isoscha—ftoside、and schaftoside或者是他們的半乳糖基異構體以及蜀黍苷[Dhurrin,2一β—D—glucopyranosyloxy-2一(4-hydroxyphenyl)一2S—acetonitrile]。葉和桿中含有CH3(CH2)7CHO及其異構體醛和醇類等揮發性物質。
種子含淀粉53~70%,蛋白質約11%,糖類2~7%,糊精2~10%,脂肪約1.6%,粗纖維約2%。脂肪油主要為油酸、亞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麥芽糖酶、蛋白質酶及微量維生素乙等。麥胚含植物凝集素。
【性味功能】 中藥味甘,性涼。小麥:養心安神,除煩。浮小麥: 小麥的圖片(20張)益氣,除熱,止汗。
【主治】 治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精神抑郁,悲傷欲哭。浮小麥:治自汗,盜汗,骨蒸勞熱。
【用量用法】 中藥30~60g,水煎服;外用小麥面適量,調敷燙火傷處。
【宜忌】小麥面畏漢椒、蘿菔。
未成熟小麥還可入藥治盜汗等;小麥皮治療腳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