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指個人主動地提出道德修養目標,并以實際行動努力完善或培養自己的人格品質的過程。它是……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指個人主動地提出道德修養目標,并以實際行動努力完善或培養自己的人格品質的過程。它是個人品德修養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是在自我評價能力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學齡前兒童由于自我評價能力水平很低,還不甚理解道德品質及其培養的意義,因而談不上自我教育。學齡初期兒童步入學校,開始系統的學習生活,逐步學會自我約束,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自我教育的環節和內容一般包括:①主體認識到社會政治、思想、道德準則,并努力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這些準則,產生自我教育的動機;②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③制定完善和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養的計劃;④運用種種自我激勵的手段,如自我分析、自我鼓勵、自我命令、自我監督等。自我教育不是個人自發的,它作為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特征發展的內部力量,依賴于外部教育的影響,是教育者正確地組織教育工作的結果。研究證明,社會關系、教育過程不僅是自我教育的先決條件,而且也直接反映自我教育的過程,人或接受周圍現實,或適應周圍現實,或與周圍現實對立。總之,它與外部世界之間的聯系,就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發展與社會之間有組織的聯系。在不同年齡階段,自我教育的內容和水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