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話說人到老年病痛多,病痛多了要吃藥,所以老人的用藥安全成了家庭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狀態,疾病和藥物已經成為老年人最親近的“朋友”。據調查顯示,有85%的老年人幾乎每天都需要藥物來維持機體功能,其中30%的人每天同時使用4種以上的藥物。由于很多老年人對安全用藥知識了解相對較少,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造成危險的用藥事件,因此,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藥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環節之一,不能讓藥物成為老年人最親近的“危險朋友”。今天,小靚記者將帶領大家乘坐安全用藥專列,聽聽專家是如何向消費者傳授“老人安全用藥”秘訣的。
三大因素影響
老人用藥安全
記者在講座上了解到,老年人用藥安全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生理改變是影響老年人用藥的因素之一。因自然衰老,老年人各組織器官發生退行性改變,功能老化,適應力減退,影響著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過程。如老年人肝臟功能衰退,使部分藥物的代謝率下降 ,毒副作用便會增強。
其次,心理狀態對老年人用藥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些老年人病情稍好就自作主張停藥,中斷治療或治病心切擅自加大用藥劑量,還有些人盲目迷信廣告、偏方、秘方、洋藥、新藥等均可造成濫用或不當用藥。另外,所患疾病也是影響因素之一。老年人起病隱襲,癥狀多變,病情難控,惡化迅速,并發癥多,此外,老年患者一人多病的現象極為普遍,這些都增加了診斷和治療上的困難。
用藥少而精
勿憑感覺吃藥
專家指出,老年人用藥不要“憑經驗”“憑感覺”,切忌盲目用藥。有些老年人認為久病成醫,所以每當身體不適時,就靠自己的“經驗”進行自我治療。但是老年人身體情況特殊,病情多變,盲目自我治療反而會導致不好的后果。不過,一旦有去醫院開藥,老年人必須遵守醫囑用藥,切勿在治療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憑感覺吃藥,稍有好轉就停藥,造成病情反復,得不到有效控制。
專家還強調老年用藥要謹慎。用藥力求簡單、少而精。不要遇到不適就求助藥物,慢性治療時用藥一般不超過5種,切忌重復用藥。另外要選擇適當的劑量。一般來說,老年人用藥初始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到最適合的劑量,可參考下列標準:60~80歲老年人用藥劑量應為成人劑量的3/4~4/5。80歲以上老年人用藥劑量應為成人劑量的1/2。老年人對于部分特殊藥品極為敏感,只能用成人劑量的1/2。老人用藥時還要時刻注意藥物的副作用,要看懂藥品說明書。
建立自我“藥歷”
慎用11類藥物
據專家介紹,老年人的身體情況比較特殊,對藥物的要求更細致。其中有11類藥物,老人應該慎用。首先是抗生素類藥物和解熱鎮痛、抗風濕藥;還有鎮痛劑、鎮靜劑和洋地黃類藥物。激素類藥物、酚酞大黃和抗高血壓藥必須引起老人的注意,另外氨茶堿、胃復安和阿托品也是老人應該慎重對待的藥物。
另外,科學用藥也是安全用藥的重要保障。專家建議老年人要有自己的“藥歷”。內容包括藥品名稱、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等。長期服藥的患者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如肝腎功能檢查。由于老年人用藥的依從性差,所以老年人的治療方案應盡可能簡單,給藥也盡可能方便。最后還要注意科學進補,進補過激反而有損健康。如人參、鹿茸,正常人吃了會出現血壓升高,鼻腔和牙齦出血,胸悶腹脹等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