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聚會的節日。平時難得一聚的親朋摯友、家庭成員,聚會一堂,舉杯換盞,品嘗美味佳肴;撫今追昔,暢敘情懷。飽嘗人生百味的老人,此時不禁感觸良多,情緒波動較大。談及“好事”喜形于色,開懷大笑;言及不順心事則或憂或怒,溢于言表。
中醫理論認為“過喜傷心、大悲傷肺、憂思傷脾”。情緒大起大落,均有悖健康長壽。因為凡事均講究個“度”,對老年人更是如此。
過佳節,吃的品種及數量豐盛。應依個人健康狀況擇食:有腎病及高血壓者忌咸、有胃病者忌酒、有糖尿病者忌甜、有肝膽病者忌油膩……
對老年人來講,莫沾肥甘原味大菜。高脂肪、高蛋白質的水產海鮮、禽蛋、肝腎、肉類均富含“嘌呤”,屬“酸性食品”,攝入過多使身體發生“嘌呤代謝”障礙,血清屬酸占有量飚升,形成乏力又懶動的“酸性體質”。高尿酸是誘發“痛風”病的基礎。“痛風性結石”極易侵犯腎臟及骨關節。即使“痛風”醫護好轉,受累部位的功能也難以及時恢復。
老人“牙口”欠佳。消化與吞咽功能均“今不如昔”,宜細嚼慢咽,使口腔唾液與食物充分“攪拌”。提升胃的消化及小腸的營養吸收率。進食魚、雞、鴨等食物,勿誤食碎骨或魚刺什物。老人每次食量不求多,應求多樣化。在二大瓶啤酒中竟含“嘌呤”70毫克,宜少飲啤酒,可適量飲有益心臟的葡萄酒等。
老年人不論遇到多大的“驚喜”或遭遇偌大的“氣不打一處來”之事,均應鎮定自若。因為“喜過了頭”或“暴跳如雷”均可誘發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釋放“走高”致心跳快速、呼吸淺顯,這往往引發冠狀動脈血管或腦動脈痙攣而猝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老年人的“精、氣、神”畢竟不濟,對老人講話或老人自己說話均不宜過多。謹防招致“耗精、損氣、傷神”。
起居有規律,這是許多老年“長老”的長壽養生之道,在節假日也應如此。闔家老幼歡聚一起,偶爾搓搓麻將、熱鬧熱鬧無妨;但切忌“玩”得過久。夜晚10時至凌晨3時是安眠的理想時段。充裕又高質量的睡眠,對老年人心身健康和“精、氣、神”的保養或提升尤為重要及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