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高齡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周圍血管病變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以及發生房顫、休克的老年人等,若一旦出現腹痛、腹瀉、便血,以及伴有里急后重等類似菌痢表現時,不僅要想到細菌性痢疾,還要考慮與菌痢相似的一種特發性疾病,即缺血性腸炎。
據《衛生與生活報》報道,缺血性腸炎主要見于老年人,是發病率較低的一種特殊性缺血性病變,是由于腸系膜下動脈及其終末動脈狹窄、阻塞,造成結腸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腸道病變。病變多發于左半結腸,主要累及黏膜層,造成黏膜損傷、糜爛、潰瘍,從而引起左下腹痛、腹瀉及便血,部分伴有里急后重,少數患者出現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遇此情況,在排除了菌痢之后,需要通過X線鋇劑灌腸造影或腹腔鏡來協助診斷。
針對老年人缺血性腸炎的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保守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禁食、輸液、吸氧、給予解痙劑、血管擴張劑和抗生素等。血管擴張劑的應用是治療關鍵。專家主張以丹參注射液為首選,將其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靜脈滴注,連用1-2周。
另外,應用活血化淤中藥也有良好療效,可由有經驗的中醫師予以辨證施治。個別病情危重,出現腹痛、肌緊張或板狀腹的壞死穿孔型病例應及時手術治療,切除壞死腸絆,以免引起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