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精神分裂癥主要采用生物治療控制精神癥狀,包括抗精神病藥物和電痙攣治療。然而在臨床上,大概有25%~6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即使是堅持服藥,幻覺、妄想等癥狀也仍持續存在;約75%的門診患者不愿長期服藥,依從性很差;約有5%~10%的病人從藥物治療中沒有任何獲益。另外,在患者的精神癥狀控制后,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仍然不足。所以,近年來精神分裂癥治療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強調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全病程的心理社會綜合治療模式。
長久以來,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對于心理衛生工作者就是一個挑戰。抗精神病藥物減輕了患者的許多癥狀,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仍然存在殘留癥狀。另外一部分患者則對藥物的依從性不好,因此不得不繼續忍受癥狀所帶來的痛苦。考慮到這些問題,心理社會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極具價值。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治療精神分裂癥在英國得到了相當的關注與研究,已經成為治療師臨床實踐中的輔助技術。近幾年,精神分裂癥的認知行為治療在國外迅速發展起來,這種心理干預方法顯示出了較好的效果。
治療的目的是增強社會功能和減輕痛苦,讓患者檢驗妄想的有效性可能沒用,如果那樣做,反而會讓患者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對于這樣的患者,治療的重要一步是理解為什么患者對他的妄想如此滿意:沒有了妄想,患者害怕生活變成什么樣子?可以在治療中采取措施使這樣的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減少,從而使患者對沒有妄想的生活減輕恐懼。在試圖改變患者的妄想之前,增強患者其他方面的技能可能有用。總之,治療的目標是減輕患者的精神痛苦;不去關注患者的妄想,而是集中于患者提出的其他問題。當其他問題解決了,患者可能就會愿意修正妄想性信念。
精神分裂癥的認知行為治療是在精神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的輔助治療。這種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減輕患者痛苦、增進其功能,而不是消除精神病性癥狀。治療中,盡管也有針對精神病性癥狀的技術和方法,但這些方法只是為了使精神病性癥狀對患者的情緒和行為的影響減輕或消失。
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心理治療的基礎。精神分裂癥患者對人際關系存在敏感、多疑、恐懼等心理,因此治療師與患者之間建立平等、真誠、互信、合作的關系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長的時間,而且要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建立治療聯盟是精神分裂癥的認知行為治療的首要問題。由于該類患者經常偏執,對他人缺少信任,在治療師與患者之間建立信任關系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治療開始階段,可能需要很多時間來同患者建立關系。在治療聯盟建立起之前,干預患者的妄想可能會起反作用。在短時間內與患者成為朋友,建立起信任、合作、友好的關系對治療很有幫助。
在治療關系建立的基礎上,要針對患者的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妄想、社會退縮等進行探究,了解患者對這些癥狀的體驗或看法。在體驗到精神癥狀之初,患者會一直思考、試圖解決這些癥狀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并形成各種應對方式。但是,這些應對很可能強化癥狀,使癥狀鞏固、維持。所以,識別患者不成熟的應對策略,進行恰當應對方式的學習與使用,是治療的目標之一。治療師要尋求患者的非理性想法,并設法糾正,用可以接受的其他觀念來代替病態的思維,從而減少這些癥狀對患者帶來的痛苦。
一名治療師該如何與妄想患者建立共情式的關系呢?畢竟,治療師并未經歷患者的異常體驗,至少達不到患者的程度。也許,這位治療師感覺晚間獨自行走時有人跟隨自己或者憂慮同事們在她背后說壞話。然而,她不大可能讓這樣的想法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障礙。她還能夠迅速的檢查證據,并得出結論,她的想法是不準確的。那么,治療師怎么才能夠真正理解具有異常信念的患者呢?治療師一般都處理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些是頻頻出現的,盡管她們自己并未經歷過,卻有助于理解患者。精神分裂癥個體的體驗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來貼近:我遇到這些問題時是什么樣的?因此,治療師不是把患者當作“精神病性的”,而是努力理解患者特殊的信念以及相應的情緒。
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一定要在安靜、舒適、簡單、患者比較熟悉的治療室中進行;方式有個別治療和團體治療兩種。其中,團體治療的優點在于成本低、效率高、資源配置好,但這種方式缺乏對個體病史、病情、社會技能等情況的了解,針對性不夠。
經典的治療總共需要15~20小時,每周或隔周一次,每次15~45分鐘。有研究認為,治療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但在臨床上,由于患者的經濟因素、治療師時間有限等問題,實際的治療時間會比較短,而療效也十分確切。在英國,該類治療可由訓練有素的社區精神科護士提供,次數僅6次。
精神分裂癥的認知行為治療汲取了支持性治療、心理教育、家庭治療、社交技能訓練等心理療法的長處,發展出了許多有效的方法或技巧。其療效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最近,英國國立臨床優化研究所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分別制定了精神分裂癥臨床指南,認知行為治療被推薦為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除了理解患者特殊的信念,治療師可以通過暴露自己對不同于他人的信念的體驗來改善同患者的關系。我們的周圍很少被與自己有完全相同看法的人所環繞。在這些情況下,什么使我們感覺到合作和理解?什么使我們感覺到被反駁或徹底檢查?當別人傾聽我們的視角,尊重我們和我們的看法,并且采用一種溫和的,非對質的方式提出其他解釋,我們才可能更愿意放棄防御而考慮其他觀點。Kingdon和Turkington(1991)描述了“正常化”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的作用。并非將人類體驗簡單地分為“精神病性”或“正常”,而是把患者的體驗視為人類正常體驗連續譜的某一點。畢竟,簡單地把人類體驗劃分為“正常”或“不正常”是一種“全或無”式的認知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