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在幼兒園里,常發現有那么幾個孩子,每次家長帶他們到幼兒園時,總要哭鬧一場,痛苦得猶如生離死別。在學校里,也有戀家特別嚴重以至于無法住集體宿舍的學生。這些孩子對家長有著過分的依賴,父母一不在身邊,便會手足無措。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依賴型人格。
依賴型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人格障礙,其主要表現特征是——
1、在沒有得到他人的建議和保證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作出決策。
2、無助感。讓別人為自己作出重要決定,如在何處生活,該選擇什么職業等。
3、被遺棄感。明知他人錯了,也隨聲附和,害怕被別人遺棄。
4、無獨立性,很難單獨展開計劃或做事。
5、過度容忍,為討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7、當親密的關系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8、經常因遭人遺棄的念頭而受到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贊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他們寧愿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能時刻得到別人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由于處處委屈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阻止他為自己干點什么或有什么個人愛好。心理學家指出這種類型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深感自己軟弱無助,當要自己拿主意時,便感到一籌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灣的小船。
(2)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更高明。
(3)無意識地傾向于以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
依賴型人格源于人類發展的早期。幼年時期兒童離開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兒童印象中,保護他、養育他、滿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萬能的,他必須依賴他們。如果父母過分溺愛,不讓他們有長大和自立的機會,子女的心目中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形成依賴型人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極具代表性。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十分高興,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飛,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讓他干。兒子長大以后,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婦要出遠門,怕兒子餓死。于是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等他們回到家里時,兒子已經餓死了。原來他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餅,不知道把后面的餅轉過來吃。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不能說沒有,特別是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視之為寶貝,孩子的日常生活嚴重依賴親人,生活自理能力極差。據天津市少工委對1 5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有51.9%的學生長期由家長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有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只有13.4%的學生偶爾做些簡單家務,情況實在令人堪憂。
依賴型人格從小的方面講,影響了個人的前途;從大的方面講,則是影響一代人的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講,正確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