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據介紹,人格障礙又稱為“心理病態人格”,是指年滿18周歲的人在沒有幻覺、沒有妄想,排除智力低下因素的情況下,持續出現(2年以上)的一系列異于常理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在18歲以前出現的類似的行為異常,稱為“兒童行為障礙”,已具有人格障礙的早期傾向。
根據不同的行為模式,人格障礙大致可以分為自戀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等常見類型。
自戀型人格障礙:優越感受挫,小學生揚言殺死老師
自戀型人格障礙典型表現為,患者認為擁有無比的自我優越感,對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嚴重自我評價過高。當他人不贊美自己或無視自己的存在時,患者會仇視甚至攻擊他人,并且對批評、評價和失敗表現出過分的敏感。
廣州某一成績優秀的小學生,僅僅因為老師上課不提問他,覺得受到了冷遇,就對老師恨之入骨。他多次寫匿名恐嚇信給老師,揚言要殺死她。與此同時,他還以自己母親的名義給該老師寫信,要她多關心自己。其筆法之嫻熟,完全看不出來自一個小學生之手。事發之后,學校請來心理專家為這名學生做了相關的心理檢查,發現這個只有11歲的小男生由于一時的表現欲未得到滿足,心理受挫,得了暫時的自戀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表現叛逆,小頑童屢教不改
某小學五年級的一名男生,老師讓他去鎖電腦房門,他竟然把電腦上所有的軟件都刪掉了。當查出是他“干”的,他即刻就承認錯誤,表示一定改正。據老師介紹,這名學生平時總是想表現自己,但幾乎每次都是以“出位”的方式讓老師傷心。一批評他,他馬上就認錯,但一轉頭就又犯錯誤。各科老師都為他傷透了腦筋。
專家分析,這個小男生患了較為嚴重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種類型的兒童喜歡以破壞家庭設施和學校社會公物,以及故意不聽話來“顯示”自己的反叛性。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最主要、最典型、最具危險性的一種人格障礙,如不及時治療,患者將來極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據公安部門的統計,近1/3的惡性重復犯罪中的犯罪者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行為特點。反社會人格障礙在童年時多表現為任性、逃學、離家出走、外宿、持續說謊、持續偷竊、異常的早期性行為等,還有不斷破壞學校規章制度、破壞公物等不良習慣。
分裂型人格障礙:自卑與怯懦,老師不敢上講臺
從師院畢業后,李某無論如何都不愿走上講臺擔任教學工作。他羞澀地向校長表示,自己一向害怕人多的場合,在大學期間對教學實習就很害怕,所以希望到圖書館去管理圖書。經過反復動員勸說,李某終于勉強同意上臺講課了。但剛上講臺,一看到講臺下坐著幾十名學生,教室后面有教研室的教師和校長,他就徹底慌了神,說不出一句話來。無奈之下,校長只好安排他到校圖書館去工作。經過了解,李某在家里和學校時就很內向、孤僻、膽怯、不愛說話、不好社交,他的教學實習也是勉強及格的。
李某的行為具有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點,也稱為怯懦與自卑人格。具有這樣人格的人,嚴重內傾、孤僻、膽小、懦弱、自卑、害羞、沉默寡言、不愛交往、不關心別人對他的評價、缺乏知已、行為怪癖(但尚能使人理解)。他們盡管沒有喪失對現實的認知能力,但社會活動能力差,又缺乏進取心,常靜坐沉思,沉溺于幻想之中。
強迫型人格障礙:想得太多,使他寸步難行
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典型表現是,行為死板、刻板,對特定的人、物或場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懼、緊張心理,心里明知不對卻不能克制。
今年剛滿18歲的農村小伙小章,如今卻什么事也做不了。因為他成天老是想著是否渴了或者餓了,椅子該不該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現在洗還是過一會兒洗,見到電燈就要反復檢查電燈開關,出了門要反復看是否關好鎖好,換衣服后要反復扣腰間的皮帶,提著兜要反復檢查提兜里的東西是否還在,等等。與他人交往時,他總害怕別人笑話,認為別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真是苦不堪言。
原來還在小章小的時候,父母為了鼓勵他學習,曾經節約開支給他買了一塊手表。深知父母掙錢不易,有了手表的小章從此老是擔心會將表弄丟。后來真的無意中把表弄丟了,內心極度內疚的小章不敢把這件事告訴父母。于是在課余,他常常有意識地到寢室和馬路邊努力尋找。手表最終沒有找到,小章卻從此落下了強迫型人格障礙的毛病。
專家指出,人格障礙開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一旦形成,往往會一直持續到成年甚至終生,給患者及其周圍人群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某些人格障礙還會發展成惡性犯罪事件。近年來屢屢發生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表明,患有人格障礙的青少年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嚴重者已超越人格障礙形成了各種心理疾病。所以,對于青少年的人格障礙問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