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一個月前,病人因公事與同事有不同意見,沖突時被同事用力將雙手反扭至背后,經同事勸解后,爭吵平息,當時很想找一個地方大哭一場,但工作耽誤很多,只好趕緊做事,但心情極為憤懣,下班回家,正好表姐及其丈夫來作客,父母殷勤招待客人,成XX便埋頭吃飯,由于成XX平時也不多話,大家也沒留意。成XX想到白天對方的粗魯野蠻及自己的委屈,突然感到“一股氣從雙手經胸部往上沖,直達頭頂部”,頭痛,雙頸活動受限,雙上肢發麻無力,筷子跌落地上,不能自己進食。當時病人及家屬認為可能是“腦沖血”,很著急,即前往深圳市某區級醫院內科就診,體格檢查與心電圖、胸透、胸片均未發現異常。回家后查閱醫學書籍,懷疑是“中風”或“癌癥”,再次前往市級醫院就診。在病人反復要求下作鋇餐透視、腦電圖、腦超聲波檢查,均無異常發現。幾天后前述表現一直存在,雙上肢癱瘓、頭頸痛、胸痛加重,酸脹、悶痛程度中等,晝夜無明顯變化。且在人多、別人詢問、關心時更加嚴重。患者自認為病重,已無法救治,表現情緒低落,話語明顯減少,終日臥床或呆座,家人送其至多次到各大醫院應就診、檢查,均未發現有器質性病變,更加焦慮緊張。
既往無腦器質性及軀體疾病史。獨生子女,幼年生長發育良好。8歲入學,成績一般,4歲時父母來深工作后與爺爺奶奶居住,對其特別嬌慣,上小學二年級才到深圳與父母同住,與父母關系一般,認為與父母談不來,但特別掛念遠在老家的爺爺奶奶。病前個性內向、不愛說話,謹慎、認真、執著,有時候會跟自己較勁,尤其容易生氣后悶在心里不說,看電影電視愛哭。兩系三代無精神疾病史。
軀體及神經系統檢查正常,化驗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均示正常。
精神檢查:意識清楚,儀態整潔,由全家六人(父母、表姐夫婦、爺爺奶奶)陪伴步行,雙目環視四周,神色緊張。當患者家屬介紹病情至其發病表現時,患者出現痛苦面容。家屬便認為會刺激她而不敢繼續介紹,醫生巧妙引導她自己訴說病情,其痛苦表情消失,未引出幻覺,言談切題,有點作態,無思維及邏輯障礙。情感反應及內心體驗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注意力集中,智能正常,定向力完整、。患者認為其生病是被同事打罵而得,擔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希望醫生能給自已治好這個毛病。
SCL-90測試:
項目 軀體化 強迫癥狀 人際關系 憂郁 焦慮 敵對 恐怖 偏執 精神病 其他
結果 2.17 1.8 1.56 2.54 3.6 1.5 3.43 1.17 1.53
16PF個性因素測試:
個性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0 Q1 Q2 Q3 Q4
結 果 11 9 18 9 18 16 12 11 7 10 6 14 10 11 13 15
二、 分析診斷:
診斷為癔癥。此病例有如下特點:
1.青年女性,在一定社會事件刺激誘下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雙上肢癱瘓、頭頸、胸部酸脹、頭痛,伴不安、緊張.
2.病前個性內向、任性、容易受暗示,無精神病家族史。
3.體查與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無重大軀體疾病史。
5.癥狀的持續時間與“繼發得益”有關。
6.根據心理疾病患者的十六種個性因素輪廓型計算,其癥狀最接近于癲癇和癔癥,但由于其已多次在多家醫院做過腦電圖檢查,沒有發現異常,所以可以排除其罹患癲癇病。
7.SCL-90測試結果顯示,憂郁、焦慮、恐怖、其它明顯四項偏高,均高于均值。
三、施治方案:從以下幾方面對她進行幫助和指導。
(1) 采用暗示療法進行對癥治療
(2)采用疏泄方法,引導患者詳細講述與與同事沖突的內容。使患者因挫折而產生并壓抑下來的憤怒憎恨憂愁恐懼焦慮痛苦等各種消極情緒疏發宣泄出來,得到排解,以恢復心理上的平衡。同時可以找準其“致病”根源,然后進行幫助指導。
(3) 運用認知領悟療法,矯正認知,健全人格。幫助她分析其個性中的優缺點。使之正確認識自己,充分發揮長處,彌補不足之處,從而培養出健康樂觀的心理。
四、治療:
此癥的病因是通過心理障礙轉化影響到了身體的運動功能,對癥首選心理暗示療法,同時要輔以疏泄療法和認知領悟療法。治療分三個內容,綜合實施,具體實施方法如下為:
1、 暗示療法:
對病人進行詳細體檢,關心其身體狀況,顯示出醫生對其非常重視,然后以堅決的語氣告訴患者,她的病肯定能治好,象她這樣的病人,已經治好了許多了。但患者好轉的前提是必須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將整個治療過程實情告知患者家長,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改變她們對病人的過分關心、過分保護的態度。然后醫生給患者講解治療的大體經過:要舌下含服特效藥,如果感覺有說不出的怪味,說明這種治療對她的病非常有效,只要一次治療就會痊愈。隨后,大聲地讓助手取來特效藥(實際上為蜂花粉片),讓患者含在舌下,告訴患者此藥十分奇特,但效果奇佳,怪味一出,她就可以端起杯子自己喝水;患者含在舌下不一會即感覺滿口怪味,隨后端起旁邊的杯子一飲而盡。
2、疏泄療法:
一周后,患者雙上肢恢復良好,但仍有時覺頭頸痛、胸痛,酸脹、雙上肢發麻無力由于對醫生比較信任,有了強烈的心理治療交談愿望,通過與醫生交談,將有關與同事吵架一事傾訴出來,使患者覺得已獲得充分理解、同情和安慰。同時給患者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患者通過日記的方式,將不愿意直接對父母表露或發泄內心的消極情緒疏泄出來,囑下次咨詢帶來。
3、認知領悟療法:
首先,矯正患者錯誤的認知觀念。介紹有關疾病知識,解釋癔癥癥狀產生的原因是由心理因素所致,而非軀體疾病引起。解釋的時候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不要糾纏于癔癥癥狀本身,例如反復盤問癔癥癥狀發作的特點和表現,以避免無意中產生產生不良暗示作用,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在促發癔癥癥狀的心理因素上,二是要慎重機智,在談癔癥機理時,不要帶著懷疑的語氣否定患者目前的疾病狀態,以避免引起其裝病的錯覺。
其次,向患者進一步解釋其病的根源在于人格缺陷,與其童年經歷有關。童年的自己希望父母在身邊,但由于工作父母又不可能在自己身邊,當時認為父母不愛、不要自己了。由于父母之愛的缺乏與隔代撫養的溺愛交織在一起,患者形成了個性內向、不愛說話,生悶氣膽怯、依賴退縮,最后導致過分關注自己,體驗各種感覺,從而產生錯誤認知。
患者最終領悟到自己主觀努力的積極性作用,決心摒棄不切實際的“兒童想法”,學會正確與父母交流溝通,培養良好的性格,使自己心胸開闊,增強性格鍛煉,努力改變自己個性上的弱點,提高心理應急能力,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去工作和生活。
綜合應用以上療法四次,每周治療一次,每次50~60分鐘,三次治療后時患者已經正常上班,治療結束后3個月后回訪,患者完全痊愈,性格較前開朗,與家人父母、同事相處融洽。
五、總結:
癔癥又名歇斯底里,是指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多數突然發病,起病前多有心理社會刺激,通常為人際關系的一般矛盾強烈刺激則很少見。表現為短暫的精神失常或感覺、運動障礙,但無器質性病變基礎。多見于青年女性、文化水平較低者。病程較短,預后良好,但容易反復發作。
癔癥的發病原因除了因心理社會刺激而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創傷性情緒體驗外,性格缺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類病人的性格特征有感情用事、情緒不穩、喜歡夸張、易受暗示、心胸狹窄、好表現自我和處我中心的傾向。這種"歇斯底里性格"遇到精神刺激時就可引起癔癥發病。
癔癥的治療應首選暗示療法,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成XX,一次治療,癔癥癥狀基本消失;同時要根據患者的人格特點,輔以其它心理治療方法,如本案例中的疏泄療法,認知領悟療法,方能達到鞏固療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