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耳廓雖小,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所謂“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于耳者”。耳針的基本穴位有49個,基本耳穴示意圖多以人體部位或臟器直接命名。在中醫理論中,肥胖與內分泌、心脾病變有關,故耳針取穴多以內分泌、神門、脾為主穴,配以其它穴位。如有氣喘多汗,加肺穴;心慌心悸,加心穴;易饑多食,加胃穴;下肢浮腫,加三焦穴;便秘,加大腸穴;小便不利,加尿道穴等。
一般每次選擇1個主穴,1—2個配穴,留針5—7天交換另一組主、配穴,1—2個月為一療程。多雙耳同時換用穴位。亦可一組穴位單耳相互交替。因留置耳針給病人帶來不少麻煩,且有感染的可能,現多采用在穴點上留置王不留行藥粒(為麥藍菜的種子,直徑約1.5毫米的顆粒),該藥粒有行血通經的功用。留置王不留行為非穿刺性取穴,效果好,甚至患者可以目訂更換穴位,方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