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很多人甚至不少醫生都認為,運動會誘發心臟病,因此,心臟病患者要靜養,不能運動。但記者在北京醫院康復醫學科采訪時,該科陳剛大夫指出,心臟病患者不能運動的觀點是錯誤的,不運動更糟糕。
陳剛畢業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心臟康復醫學專業。他告訴記者,國外的醫生建議并鼓勵心臟病患者做適當的運動。因為不運動心臟的耐受力會降低、體力會下降,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差。
其實,運動鍛煉也是一種治療方法。陳剛說,現在國內一些大夫對這個問題還沒有認識到,還告誡冠心病、冠脈搭橋、心梗的患者少動,回家靜養。結果,患者就不敢運動。家屬也不讓患者動,什么活都不讓患者干。人,越不動問題就越多。許多患者長期不運動,運動能力降低,體力耐力下降,爬幾層樓就覺得累。實際上患者心臟功能并沒有那么差,主要是肢體的運動功能差了,骨骼肌的活動能力差了;還有心肺利用氧的能力差,容易出現疲勞。
陳剛指出,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不但對患者的體力、耐力會有提高,而且對患者的心理也有積極的影響。如果患者一活動就感到疲勞,很自然就會覺得自己“不行了,動不了了”,由此必然產生抑郁情緒和畏懼運動的心理障礙。這樣對患者的康復極為不利。患者體質變弱,免疫力下降,還會引發其他的疾病。
因此,陳剛建議,心臟病患者要終生鍛煉,提高自身的心肺功能,尤其提高骨骼肌的功能,是很有必要的。患者一旦在康復運動中發現自己還可以從是運動,體力也有明顯的改善,就恢復了對生活是信心,這點很重要。但是,患者的運動一定要在康復運動的醫生指導下,科學地進行,這樣可以避免發生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