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病癥發病的原因 ①性格基礎 癔癥性格者,情感極不穩定,而又勝過理智,思想,行為受情感支配;自我中心,喜受到人的注意;幻想豐富,言行夸張;暗示性高,在接受他人的暗示或自我暗示后,……
①性格基礎 癔癥性格者,情感極不穩定,而又勝過理智,思想,行為受情感支配;自我中心,喜受到人的注意;幻想豐富,言行夸張;暗示性高,在接受他人的暗示或自我暗示后,可對癥狀產生影響。
②精神刺激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強烈的內心沖突或情感波動而激起的氣憤、委屈、驚恐、憂慮等,都是導致發病的重要因素,以后可因聯想到初次發病時的情景而再引起發病。
癔癥性精神障礙 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興奮躁動。病人情緒急劇變化,時而狂喜,時而沉郁,暴怒憤懣,情感暴發,激動不寧,哭鬧喊叫,手舞足蹈。周圍人越是驚惶失措,關懷過度,癥狀越明顯。病人在發作時不認識父母親人,日常生活、個人衛生都不能自理。有時病人呈陣發性意識范圍縮小,朦朦朧朧,神情迷惘,甚至突然離開原來活動范圍,盲目出走,無目的地漫游,可歷數日,事后產生遺忘。病人還會突然變換身份,聲稱自己是代表死去的或活著的某人在說話(身份障礙)。每一身份,有他的獨立人格、語調、表情,與他本人的原來表現判若兩人。癔癥病人還可突然變傻,表現為類似“癡呆”,不會計算、不會數數,甚至連自己多大歲數也說不清,常把簡單的事做錯,但在處理自己切身的較復雜問題時又并不糊涂。醫學上稱之為“假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