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別 名: 歇斯底里
簡 介: 癔癥雖歸屬于神經癥類疾病,但它與其它神經癥類的疾病有很大不同,對癔癥的本質的爭議一直沒有結束,有人主張放棄癔癥的診斷,或歸屬于器質性或其它精神疾病,有人則認為癔癥是一類求助行為,而不是一類疾病,現僅能按比較“公認”的觀點介紹。
時癔癥是一類神經癥,它的癥狀和體征,缺乏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它的發生和心理因素有密切聯系,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是癔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本病與心理因素聯系表現為緊接心理社會刺激起病或發作,癥狀可用暗示發生、加重、減輕或消失,癥狀的出現或持續與擺脫困境或“繼發得益”有關。癔癥的患病率約2‰,女性為多,近年似有癔癥病人減少的趨勢,但缺少統計學資料。
發病機理: 發病原因和機理未明,主要學說:
1、遺傳和素質學說認為,癔病者的親屬患病率高于其它群體,但尚無法定論,有人則認為與癔病人格有關,但調查發現發病者僅有20%的患者病前為癔病人格,并不比其它人群高。
2、心理動力學認為:癔病病源起源于被壓抑的負載著情緒,這種被壓抑的觀念,形成強烈的心理沖突,其解決方式,便是使部分意識和主體意識分離,這就產生分離癥狀,另一種解決方式,就是通過復雜的心理防御機制,把心理沖突轉化成軀體癥狀,即產生轉換癥狀,即產生轉換癥狀。但心理動力學的解釋無法加以科學的論證。
3、反射學說認為:癔癥癥狀本質上是一類神經系統的原始本能反應,人們在強大的刺激下都有可能產生這類反應,反應就是癥狀,看來癔病的發病機理需要時間有待進一步闡明。
臨床癥狀: 癔癥被喻為“疾病模仿象”,可見其癥狀表現的多樣性,難以描述,現將癔病的臨床共性概括如下。
癔癥多發于青年期,起病急,絕大多數有心理社會刺激因素,精神誘因又是常見的生活中一般矛盾。
臨床表現是病人想象中的疾病,然而,癔癥的癥狀和體驗總是和真正的器質性疾病有所區別,如他們的感覺障礙與神經解剖生理規律不符,即無相應的體征,且癔癥癥狀常因環境或自我的暗示而變化,最后癔癥癥狀常為病人帶來某些“利益”,如得到家人、領導的關心,得到照顧,不必去從事工作等,這種繼發受益是疾病慢性化的重要因素,癔病從精神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稱為癔病性精神隨意,即分離型,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情感暴發,以軀體癱瘓、癔癥大發作等為表現形式的稱為癔病性軀體障礙,即轉換型,另對還有幾種特殊類型,這里不做介紹。
診 斷: 癔癥的診斷依靠醫師比較全面的臨床知識和經驗,并參考CCMD-2-R的診斷標準,首要條件是有支持性論據:包括因應激而起病,癥狀具暗示性和繼發得益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其次條件是排除性依據:即排除器質性疾病,特別以軀體癥狀為主者,以精神障礙,分離癥狀為表現的,要排除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以及腦器質等精神疾病。需提起注意的是,與軀體病相鑒別時并不容易,涉及許多?,在有困難,或懷疑存在軀體疾病,而又未找到依據時,應請有關?茣\。
輔助檢查: 各項輔助檢查無陽性結果,輔助檢查主要用來鑒別診斷,或暗示療法時使用。
治 療: 急性發作的病人,經安慰、保證和暗示療法,結合一些鎮靜藥物,常常見效,若病情一周以上,重點是消除強化癥狀的因素,并鼓勵和促進病人的正常行為,心理治療主要是疏泄,解釋和暗示。利用痛覺刺激結合語言暗示效果更好,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僅在少數急性的情緒或行為障礙時,才選用短期的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作用也是藥物暗示。
預 防: 病因及發病機理不明,故無有效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