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骨骼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其強度取決于骨礦物和骨基質含量(合稱骨含量)。人體骨礦物在35歲前是逐漸增加的,在35歲左右達到峰值,35~45歲為穩定期,隨后開始下降,平均丟失率每年超過1%。尤其是女性絕經之后,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骨礦物流失速度很快,和男性相比,女性的骨礦物流失速度幾乎達到男性的三倍,容易患骨質疏松。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 還沒有確切的骨質疏松的發病率。不過,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美國、英國、意大利和日本等西方國家,50~69歲婦女骨質疏松 患病率為20%~28%,70~79歲婦女骨質疏松患病率達到40%, 80歲以上婦女患病率高達80%。因此,預防骨質疏松對中老年人十分重要。
原發性骨質疏松的發生與兩因素有比較重要的關系:一是骨峰值水平,即峰值骨量,是決定骨質疏松發病的重要因素,骨峰值高的人不易患骨質疏松;二是絕經前后和老年期的骨礦物質丟失水平,這與絕經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在這期間任何延緩骨礦物丟失的措施都可能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影響骨骼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年齡、性別、體力活動、日照情況和營養狀況。其中遺傳因素、年齡和性別為不可控制因素,而體力活動、日照情況和營養狀況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因素則是可以控制的。
膳食因素在骨峰值形成和延緩骨礦物丟失方面都起著一定的作用。膳食中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D與骨骼健康的關系最為密切。牛奶富含鈣和蛋白質,鈣磷比例恰到好處,容易強化維生素D,可以更好地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使其成為補充鈣的最佳食品。每100克牛奶含鈣120毫克,每天如飲用兩袋奶,可提供500毫克的鈣,奶中鈣呈溶解狀態,吸收率高,是補充鈣的最佳食品。國內外多項調查和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和青春期時每餐喝奶的老年婦女骨礦物密度顯著高于不常喝奶的婦女,并且骨質疏松患病率顯著低;每天喝牛奶超過300 毫升的人群,腰椎骨密度要比不喝牛奶的人高6%左右,髖部骨密度則高7%左右。因此營養學家建議人們應該終身喝奶,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
目前,有些媒體報道,大量喝牛奶會導致骨質疏松,引起了人們對飲奶產生疑惑。國外的有些報道是根據西方國家不同時期、不同研究目的資料采用匯集分析得來的結果,其科學性有待商榷。事實上,任何東西過量都會出現不良反應,有些歐美國家的人把牛奶當水喝(每天可達1000毫升以上),進食大量奶酪、肉類(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在120克以上),過高的蛋白膳食引起尿鈣排泄增加,造成骨鈣丟失。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鈣適宜攝入量為800mg,中老年人1000mg,孕婦1200mg。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鈣平均攝入量不足推薦量的50%,牛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量僅為26.5克,遠達不到"大量"飲用的程度,因此建議居民每天飲用300ml―500ml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