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晨練,不一定非要登高 ———寫給老年朋友們 很長一段時間鄰居們都在為登高晨練不幸去世的李奶奶惋惜:多好的老人,剛剛享受退休后幸福的晚年,怎么說走就走了呢?然而,更多的人在……
———寫給老年朋友們
很長一段時間鄰居們都在為登高晨練不幸去世的李奶奶惋惜:多好的老人,剛剛享受退休后幸福的晚年,怎么說走就走了呢?然而,更多的人在惋惜之余也不禁流露出一絲不解:老人們晨練,難道一定要登高才行嗎?
李奶奶是一名退休教師,剛滿60歲。去年夏末秋初一個早晨,李奶奶小跑來到了離學校1公里左右的烈士塔鍛煉。
李奶奶所在的城市屬于丘陵地區,海拔100多米的烈士塔是這個城市的最高點,要登上此塔,需爬100多個臺階。登上烈士塔頂,對人來說,既是體力的鍛煉,也是耐力的考驗。這也是李奶奶選擇到烈士塔鍛煉的原因。然而,那天早晨,當李奶奶登上塔頂后,明顯感到心慌、胸悶、
頭痛,當她的同伴們發現她臉色蒼白時,李奶奶已經倒下,昏迷不醒了。同伴忙往山下沖,找電話撥打“120”。20分鐘后,接到求救電話的“120”值班人員帶著搶救器械火速趕到烈士塔下。但救護車不能爬臺階,醫護人員只能抬著擔架一路小跑著上山。結果,李奶奶終因腦出血面積太大、時間太長失去了搶救的時間,再也沒有醒過來。
搶救她的醫生惋惜地說:“如果李奶奶在平地鍛煉,也可能還有生還的希望!
近年來,一些晨練的老人喜歡選擇到高山上去鍛煉,認為除能進行登高鍛練外,還能吸到新鮮的空氣。但是,李奶奶的悲劇告訴我們,晨練不一定非要登高。
登高雖能鍛煉體力,但是“高處不勝寒”。海拔太高,空氣中的含氧量較少,對本有
心臟病、
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和
呼吸糸統疾病的老人來說,十分不利。此外,在人少、過于偏僻的地方鍛煉,一旦發生意外,很難被人發現。即使被人發現,由于通訊和交通不便,也給早期急救帶來諸多困難。因此,醫生們告誡晨練的老人們: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地點,不要像李奶奶那樣,猝死在為了延年益壽的晨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