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與龍齒為動物骨骼多年形成的化石,是寶貴和不可再生資源,而今對其亂采挖現象很嚴重,所以現存量逐年減少,很多人對龍骨與龍齒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有什么,那么龍骨與龍齒有什么區別呢?
龍是古代傳說中被神化的一種巨型動物。古人把遠古時代多種大型哺乳動物骨骼化石,看作是龍的遺物,故名龍骨,龍的牙齒,故名龍齒。
龍齒與龍骨區別
龍骨色彩沒有龍齒深,而且龍齒有釉質光澤,因為它是牙齒。
龍齒
龍齒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具有鎮驚安神、清熱除煩等功效。呈完整的齒狀或破碎成不規則的塊狀。主要為犬齒及臼齒。龍齒(5張)齒呈圓錐形,先端彎而尖,直徑約3厘米,近尖端處常中空。臼齒呈圓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較細,略彎曲,多有深淺不同的溝棱。表面牙白色、青灰色或暗棕色,粗糙或有毒可見具光澤的琺瑯質。質堅硬,斷面不平坦,亦粗糙,有吸濕性。無臭,無味。
龍骨
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的化石。呈骨骼狀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至淡棕色,多較平滑,有的具縱紋裂隙或具棕色條紋與斑點。質硬,砸碎后,斷面不平坦,色白或黃白,有的中空。關節處膨大,斷面有蜂窩狀小孔。吸濕力強。無臭,無味。以質硬、色白、吸濕力強者為佳。